不努力做好當下的自己,就會將自己置于明天的疑慮中
古人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只有憂愁患害才能使人發展,安逸享樂則會使人萎靡死亡。可是,如果我們總是沒完沒了地考慮明天,內心時刻存在一種憂患意識,那么,我們如何活在當下呢?雖然人們常說“防患于未然”,但是,如果一個人對未來過度地焦慮和擔憂,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一種心理負擔,整個人都被籠罩在消極情緒之下。這樣一來,極有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以后的每一天我們都將生活在憂慮之中,陽光照射不進我們的生活。對未來生活的焦慮和恐懼,成為了現代人普遍的一種心理,即使人們當下的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他們會不自主地擔心未來的生活,總是沒完沒了地考慮明天會怎么樣呢?因此,為了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沒完沒了地考慮明天,不妨盡心做好當下的自己吧!
面對著一群研究生的拜訪,心理專家從房間里拿出了許多水杯擺在茶幾上,有不同材料的杯子,有的是玻璃杯,有的是瓷杯,有的是塑料杯,有的是紙杯,學生們各自拿了一只杯子喝水。當學生們拿起了杯子,心理專家開始說話了:“大家有沒有發現,你們挑去的杯子都是比較好看、比較別致的,像這些塑料杯和紙杯,都沒有人拿走。其實,這就是人之常情,誰都希望手里拿著的是一只好看一點的杯子,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水,而并不是水杯,所以說,杯子的好壞,并不影響水的質量。”接著,心理專家解釋道:“想一想,如果我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把選杯子的心思用在了考慮明天的事情上,那么,我們的生活能夠遠離平靜嗎?”一位學生搖搖頭:“當然不,煩惱會接踵而至。”有時候,我們花上過多的時間來考慮明天會怎么樣,擔心明天會發生什么。結果,當下的今天我們卻沒能做好,反而置自己于憂慮之中。
有一位成功人士毫不忌諱自己的焦慮:“現在我的公司剛剛上市,一切都在起步階段,許多人恭賀我的成功,為此我卻感到憂心忡忡,未來的種種困難在某個階段等著我。同時,每天外出應酬,常常是喝酒,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對于明天,我真的十分焦慮,害怕它的到來,更害怕隨著它而來的還有無限的挫折和挑戰。”其實,即使再焦慮,我們也不能改變未知的明天,不妨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坦然的心境來面對今天,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不要去過多地考慮明天。
那么現在請你問一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并寫下答案:
(1)我是否逃避現在的生活,寧愿為未來擔憂,或者僅僅夢想所謂的“遠處奇妙的玫瑰園”?
(2)我是否經常為過去而懊惱,讓今天過得更加不愉快?
(3)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是否決定“珍惜今天”,將24小時發揮得淋漓盡致?
(4)“活在當下”是否有助于我今天生活得更快樂?
(5)我應該什么時候開始呢?是下周?明天?抑或是今天?
許多人總是沒完沒了地考慮明天,自己找來了許多煩惱,這就是所謂的“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對于醫生來說,在他們心中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大多數的疾病是可以不治而愈的。有的醫生甚至斷言:“許多人之所以生病,完全是吃撐了沒事做,自己無聊坐在那里胡思亂想,多么美好的一個明天,硬是被他自己設想出許多災難來。”
上一篇:面對外向的老師,如何良性互動
下一篇:不去比較,最優秀的人恰恰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