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時間的打磨,成功便指日可待
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去過鄉下,你可以發現,屋檐之下是石頭砌成的平臺,而屋檐上是瓦片鋪蓋而成的屋頂。每當下雨的時候,天上的雨水降落下來,滴在屋檐上,那水珠就順著瓦檐流下來,好像珠子串成的簾子一樣。而水珠滴落的地方,經過這樣長年累月的打磨,那堅硬的石頭竟然出現一些小坑洼。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柔弱的水珠,竟然可以將石頭滴穿?其實,不要為此感到驚訝,因為這就是“滴水穿石”的真實現象。大自然的這些神奇力量一樣可以引申到我們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有許多可以忽略不計的力量,如果將它的一點點凝聚起來,該是多么大的力量!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需要堅信水滴石穿的真理,堅守時間的打磨,終有一天,我們能夠順利地采摘成功的果實。
的確,任何一個能真正成大事的人,必定是內心堅韌的人。我們只要有堅韌的品質,就能忍耐一切,即便遇到痛苦和災難,我們也不會熄滅內心的夢想之火,最終,我們會看到明日的成功。
然而,如果你懷著消極的心態去生活,不僅對成功沒有半點促進作用,還會阻礙自己前進的腳步。對此,不少成功者曾說,做事切記要有長性,如果不懂得堅持,你的人生就注定平庸。
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會山重水復,也許會步履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但這些都算不了什么,任何人,只要你做到不放棄,知道自己要什么、該干什么,那么,勇敢的你就能敲開那一扇扇機會之門。
被人們譽為“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的杰克·倫敦小學畢業后,就進了一家罐頭廠當童工,在非人的條件下,常常要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直到深夜才拖著疲勞不堪的身子回家。杰克·倫敦17歲時,受雇到一條小帆船上當水手,不久,他因為“無業游蕩”被捕入獄當苦工。
出獄后,杰克·倫敦刻苦自學。20歲時,他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可是,只讀了一個學期,便因繳納不起學費退學。失學后,他一邊在洗衣店做工,一邊開始業余寫作,希望用稿費來彌補家用。
后來,杰克·倫敦又隨眾人到遙遠的阿拉斯加去當淘金工人。他歷經千辛萬苦,卻由于缺乏營養、勞累過度,患了壞血病,幾乎使他下肢癱瘓。苦難的刺激與磨煉,使杰克·倫敦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氣質的作家。成為職業作家后,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個小時,一共寫了50本書,其中僅長篇小說就有19部。他的作品充分表現人同困難的斗爭,人處于各種逆境中的反抗,給20世紀初的文壇帶來一股生機勃勃的力量。
一個小學畢業的殘疾人最終成為人們敬仰的文學家,其間必定嘗盡了種種困苦與折磨。而翻開中國歷史,漢代司馬遷身受腐刑志不移,直面殘酷逆境寫《史記》;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受屈辱,最終實現復國夢想。當然了,身處現代社會,我們不會成為第二個司馬遷或勾踐,但是,這些人在強大的外在困難下都能屹立不倒,并完成自己的夢想,這難道不是在向我們展示著一個事實嗎——人生風雨路上,不僅有高山峻嶺,有河流灘涂,有荊棘坎坷,有溝壑萬千,也有坦途,有金光大道。或許現在的你也正為夢想而奮斗,或許你正飽受逆境的折磨,對此,你不妨向杰克·倫敦學習,跨過困難后,你一定能在逆境中來個180度大轉彎。
任何一個人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都注定經歷不同的苦難、荊棘,那些被困難、挫折擊倒的人,他們必須忍受生活的平庸;而那些戰勝苦難、挫折的人,他們能夠突出重圍,贏得成功。對于生活中的我們來說,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并朝著目標前進,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要學會忍耐,因為忍耐是對勝利的一種執著。
總之,做成一件事情,必然要經歷挫折與困難,在這時若是不夠堅韌,缺乏執著的精神,那么,事情肯定不會成功。
上一篇: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毀了生活
下一篇:憂郁就是慢慢積累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