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養生主張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養生思想最大的特點是主張在“養”的基礎上要“動”。在他看來,一個人如果在飲食、起居等方面注意調養,且經常地進行身體活動,就不會得病了。
荀子的“動以養生”的主張,繼承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養生方法,并且在后來它還被寫進了《黃帝內經》中。后來,通過實踐也證明了,荀子的這種動養結合的養生主張是十分正確的,它是中國古代養生理論寶庫中的精華,并被歷代養生家繼承和發展。
荀子重視養生,首先是由于他“貴生”,對“生”表現了強烈的追求與向往。“貴生”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以及對統一大業必將取得最終勝利的堅定信念。
荀子“貴生”,但不貪生、偷生,在必要時還可以舍生忘死,這在新興地主階級正為統一全國而征戰不休的戰國時期是積極的。
荀子養生主張的形成,是與他具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義的自然天道觀分不開的。荀子認為,天是無意志的自然物,它有著自己的運行規律,人的吉、兇、禍、福、病、痊、貧、富,全在人為而并非是天所決定的。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導致了他對人、對人的能力、人的健康有了高度重視。荀子的養生主張之所以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其道理就在于他從唯物主義思想來認識養生。
上一篇:艾媚、莎拉和簡
下一篇:被松鼠欺騙的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