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為什么那么敏感
寶媽:我女兒從生下來就表現得和別人不一樣,剛出生時她就高聲啼哭了將近6個小時,不得已婆婆只好抱了她一整夜,防止她的哭聲影響到醫院里其他的孩子。可以說她從肚子里出來的那一刻就非常的敏感,長大些之后就更加敏感了。可以說她能夠察覺到家里任何的風吹草動,孩子這么敏感可怎么辦啊?
孩子敏感是聰明的表現,說明她的思維能力和感知事物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強。她能夠很好地觀察到別人的表情變化、感情變化,或者是事物細節上的變化。她能夠比別人觀察到更多的東西,會比別的小朋友思考得更多,會關注更多的問題。所以,孩子敏感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那是孩子情商和智商高的雙重表現。
彤彤上幼兒園大班了,她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小姑娘,非常的情緒化,只要別人說一句她不能接受的話,她就會哇哇大哭起來。
周末,媽媽帶彤彤去動物園。來到動物園,彤彤很快就被各種各樣的動物所吸引,一會兒看看小猴子,一會兒看看小老虎,蹦蹦跳跳地,非常高興。突然,彤彤在熊貓園前停下了腳步,她被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深深吸引了。她看到大熊貓正在睡覺,為了讓大熊貓醒來,她就大聲喊叫起來,她的大聲喊叫引來了眾人的目光,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彤彤的身上,彤彤馬上羞紅了臉,這個時候熊貓館的管理員也走了過來。
管理員:“小姑娘,熊貓正在睡覺,你這樣大聲喊叫會吵到它的。”
彤彤:“可是我想和它一起玩啊。”
管理員:“那也得等到熊貓睡醒的時候啊,你吵到它休息了,它會不高興的。”
這個時候,彤彤突然大哭起來,媽媽趕緊抱起彤彤。
媽媽:“彤彤不要哭了,我們去看別的動物好不好?等到大熊貓睡醒了我們再過來。”
說著就抱著彤彤去看小老虎了。彤彤看到可愛的小老虎才停止了哭泣,將剛才的傷心事忘到了腦后,帶著眼淚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還有一次春節,姑姑和叔叔都回到爺爺家過年。姑姑和叔叔家分別有一個女兒和兒子,他們的到來瞬間讓家里變得熱鬧起來。彤彤和哥哥姐姐們也很快玩到了一起,孩子在一起玩,大人們就去做飯了。
沒過一會兒,彤彤就哭著跑來找媽媽。
媽媽:“彤彤你怎么了,為什么哭了呢?”
彤彤:“哥哥、姐姐不和我玩。”
媽媽:“他們怎么會不和你玩呢?”
彤彤:“他們兩個一直說話,也不搭理我。”
媽媽只好拉著彤彤去找她的哥哥、姐姐,向他們詢問情況。
媽媽:“諾諾,你為什么不和妹妹玩啊?”
諾諾:“我沒有啊。”
媽媽:“可是,彤彤說你不和她玩啊。”
諾諾:“我們不想看電視,想出去玩一會兒,我就說我們出去玩,于是我們就都跑著出去了,我并不知道彤彤沒有跟出來啊。”
彤彤:“他們都不等我,我跟不上他們。”
媽媽:“諾諾,你是大哥哥,要照顧好妹妹知道嗎?好了,和妹妹一起玩吧。”
諾諾還想要說什么,可是見到哭得非常傷心的彤彤也就沒有再說什么,拉起彤彤的手說:“走吧,愛哭鬼。”這一說不要緊,彤彤聽到這句話,哭得更厲害了。
諾諾趕忙解釋道:“彤彤不要哭了,哥哥沒有說你,我們趕緊去玩吧。”
看著彤彤遠去的背影,媽媽的擔心涌上了心頭,彤彤這么敏感,這么愛哭鼻子,長大了可怎么辦啊。
除此之外,彤彤對其他的事情也非常敏感。
她幫助媽媽開門,有的時候媽媽忘記說謝謝,她就會提醒媽媽要說謝謝;爸爸玩手機的時候,她會對爸爸說:“爸爸,你都有時間玩手機,為什么沒時間陪我玩呢”;有的時候媽媽動過她的抽屜,她總是能夠發現并且告訴媽媽不要再動她的抽屜了。
彤彤這一系列的敏感行為讓媽媽十分擔心。
專家解讀:
心理學博士伊萊恩·阿倫對敏感的兒童做過深入的研究,指出:高度敏感的兒童,他們更加關注細節,他們似乎有這樣的天分。有些人特別注意社交細節,例如:別人的情緒、表情或者關系;有些兒童會特別關注自然的變化,例如:溫度的起伏、植物的特征,又或是和動物交流的能力;有些能夠表達非常細微的概念,具有幽默感和反諷力;還有一些孩子,當其他人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而焦躁不安時,他們卻能在新環境中保持警醒。
敏感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觀察到更多的事物,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會比其他的人強,他會經常思考或者是提問,例如,“為什么你要這么說”,“我這么做是不是不對”,“為什么哥哥沒有叫我的名字呢”。除此之外,敏感的孩子還喜歡鉆研數學或者是邏輯難題,而且經常會患得患失,經常會擔心“如果我這樣做了,那么結果將會怎樣呢”。他們特別愛幻想,會將自己幻想成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是為自己編造一個美麗的童話。他們會一個人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想事情,就像個小大人似的,他們經常會比其他的孩子想得更多。
因為敏感的孩子關注的比較多,他們獲得的資訊也就會比較多,所以他們思考得也就更多,他們就會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容易激動。強烈的情緒變化表現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時候可能是強烈的愛,有的時候可能是敬畏或者喜悅,而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恐懼、憤怒或者是悲傷,這些情緒的變化都會比一般的孩子強烈。另外,敏感的孩子會非常有同情心,如果他們看到大街上有人乞討、雨天里的小商販或者上了年紀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他們就想要伸出援助之手。
《氣質觀察》一書中寫道:高度敏感的孩子,活動力可大可小。活動力高的孩子對生命更熱愛,他們比較獨立,喜歡學習,他們更容易融入世界。活動力不高的孩子很安靜,很少躁動不安,擅長細節動作,做事慢吞吞,他們雖然看起來很安靜,但是腦子里比誰都忙。
也就是說敏感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家長們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動作和性格方面的表現,及時采取措施,讓孩子朝著一個積極正確的方向發展。
了解下面這些敏感孩子的表現可以幫助家長正確地和孩子進行溝通,避免錯誤的方式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1.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環境的變化。敏感的孩子經常會對外界的變化表現出不適應,不能夠很好地融入新的環境中。例如,家里有客人,他們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才會和客人熟悉起來,才會放下戒備之心。
2.對于負面評價比較敏感。敏感的孩子經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感到委屈、焦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安慰,他們就會大哭起來。別人的一個眼神或者是動作,也會引起負面的情緒。
3.心思細膩。敏感的孩子心思都比較細膩,他們能夠觀察到別人情緒的細微變化,并且將事情的過錯加到自己的身上,經常會自責。例如,當父母吵架時,他們會認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父母才會吵架的。當他們的情緒始終處于緊張狀態時,他們就會更加敏感。
4.在陌生人面前比較敏感。他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大聲說話,見到陌生人就會臉紅,因為他們會覺得在陌生人面前表現不好的話,他們會笑話自己。敏感的孩子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
5.注意力不集中。敏感的孩子通常情況下注意力比較分散。他們經常會被別人的一舉一動所影響。如,在吃飯的時候,他們經常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在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周圍出現了什么動作,他們肯定會抬起頭看一看。
6.規律性較強。敏感性的孩子多數不喜歡改變,他們喜歡在生活中為自己制訂規則,比如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完成作業等。
7.執著專一。敏感的孩子往往比較執著和專一,他們對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會堅持去做。而且喜歡的東西也會一直用,直到不能再用。
8.觀察能力較強。敏感的孩子對于細節的變化十分敏感,即使細小的變化他們都能輕而易舉地察覺。就比如,你新剪了一個發型,或者是你動過他的東西,他都能夠從細節上判斷出來。
在面對敏感的孩子時候,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當孩子出現情緒上的波動的時候,家長們要保持冷靜,不要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失望的情緒,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感,會加重他們的情緒波動。
2.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家長們不要因為怕孩子不高興就不去批評,要指出孩子的不足,這樣孩子才能夠有責任心,才能夠勇于承擔錯誤。同時也能夠讓孩子體會到你是在關心他,而不是放棄他。
3.對孩子給予適度的期望。當你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覺得他是有能力的,他的存在是有價值的。當孩子在暢談自己的理想的時候,家長們應該認真傾聽,不要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或者是嘲諷的態度,這樣會嚴重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
4.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有的父母可能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經常會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這樣做會嚴重地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會讓他們非常的反感,非常的不開心。有的時候,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因為敏感的孩子嫉妒心比較強,他們會疏遠比他們優秀的人,這對于孩子的人際交往是不利的。
5.不要隨便對孩子開玩笑。有的時候父母可能只是開玩笑的一句話,卻可能會對敏感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會當真,甚至還會非常的較真,長此以往對他們的成長是不利的。
6.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家庭問題的來源。有的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時候總是把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孩子做出解釋,要告訴孩子父母之間的爭吵和他們是沒有關系的,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安慰。
7.用和藹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敏感的孩子本來就容易情緒激動,而且非常膽小,所以在和他們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和藹。
8.多接納孩子的意見。要讓敏感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要總是忽略他們的意見,也不要總是對他們的想法做出否定,只要他們的想法是合理的,父母就要采納并且鼓勵,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信心。
給家長的話
一般來說,敏感的人很有可能會成為科學家、咨詢師、神學家、歷史學家、律師、醫生、護士、老師和藝術家,而這些職業都是雙商比較高的人。所以當你的孩子是敏感型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上一篇:任性,“我偏要這樣”
下一篇: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