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悲傷
攝影大賽正在面向全國征集作品,有個年輕的攝影師也想參加大賽,并且在大賽中有好的表現。為此,他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很好的創意。他把目光投向養老院的老人們,他帶著一些慰問品來到養老院,和親生的孩子一樣陪伴和孝敬老人們。一段時間之后,老人們對他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卻突然宣布自己要離開。老人們全都潸然淚下,皺紋如同菊花一樣綻放的臉上布滿了溝壑,而他們的淚水或者肆意奔騰,或者欲含未落……攝影師抓住這寶貴的瞬間,對老人們進行抓拍。他把作品寄給大賽,果然獲得了一等獎。
然而,正在頒獎儀式即將舉行的時候,大賽主辦方突然宣布年輕人沒有資格獲獎,因為他讓老人們悲傷。攝影師失落不已,回到家里幾天都沒有出門,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幾天之后,他收到了大賽主辦方寄來的獲獎證書,原來,這是大賽主辦方在接到養老院的院長電話后,臨時決定和年輕人開一個“玩笑”。當然,這個玩笑一點兒也不可笑,反而非常悲傷,讓年輕人真正感受到了悲傷的滋味。
作為攝影師想要拍出優秀的作品原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卻用這樣的方式傷害了老人們的感情,這就是很不恰當的。養老院的院長在得知真相后,特意打電話給攝影賽的主辦方,讓年輕人也嘗到悲傷的滋味。的確,悲傷是讓人很傷心的感覺,也會使人覺得內心無處寄托,為此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以悲傷與人開玩笑。作為父母,也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改變,要慎重其事地對待孩子的悲傷,唯有如此才能時刻注意到孩子的情緒,也才能給予孩子最佳的陪伴和照顧。
悲傷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會感到悲傷,尤其是在遇到那些使人傷心的事情時,悲傷的發生水到渠成,讓人感到無法抗拒,也無處逃避。面對悲傷,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唯有積極地接納,正面去解決,而不要一味地逃避,更不要在逃避的時候還在抱怨和詛咒悲傷。很多父母都會忽略孩子的悲傷情緒,他們覺得對于孩子而言,哭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還認為孩子在一轉眼之后就會忘記悲傷,繼續開開心心地玩樂。實際上,孩子的心中不但有不快樂,還有很濃重的悲傷和痛苦。只不過和成人對于生活的無休止欲望相比,孩子對于生活的欲望很簡單,對于快樂的要求也更低。當失去一個心愛的小動物,孩子就會感到悲傷;當媽媽不同意給他們買棒棒糖,他們也會感到悲傷。盡管讓孩子感到幸福和悲傷的原因都如此簡單,但是他們幸福和悲傷的感覺絲毫不打折扣。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得到一塊糖果的滿足感,并不遜色于成人買到一套房子。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忽略孩子任何細微的感受,而是要更加理解和尊重孩子,也真正地關注孩子。
悲傷的情緒盡管是自然發生的,但是當孩子長久沉浸在悲傷中的時候,悲傷還是會浸潤他們的心田,讓他們感到內心很痛苦。為此,父母要引導孩子找到發泄悲傷的途徑,或者教會孩子如何釋放悲傷。這樣一來,孩子就可以讓悲傷減半,就可以與悲傷友好相處。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但是作為父母,卻不要任由孩子被悲傷的情緒淹沒。對于孩子而言,他們的情緒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很差,為此如果他們始終因為悲傷而感到心中沉甸甸的,則他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明智的父母會關注孩子悲傷的情緒,也會最大限度地引導和幫助孩子緩解與消除悲傷。
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存和成長環境,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積極向上。否則,長期在壓抑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但缺乏安全感,也會因為悲傷情緒的侵犯,而變得內向、孤獨、寂寞,遠離明媚的陽光,內心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云一樣沉重和濕漉漉的,仿佛能擰出水來。有哪一個父母忍心讓孩子在這樣逆流成河的悲傷中浸潤呢?那就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照顧。
上一篇:夢想,不是漫無目的地空想
下一篇:熱情地工作才能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