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想象力成為孩子記憶的翅膀
通常情況下,孩子的想象力越是強大,記憶力也就越強。在四五歲的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到達巔峰,有些孩子甚至分不清想象和現實,因而產生了混淆。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們的想象力從巔峰開始走下坡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們提升想象力,也要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這樣孩子們的記憶力才會水漲船高。
不可否認,有些時候需要孩子們背誦和記憶的東西,的確是非常復雜的。尤其是在孩子沒有親身經驗的情況下,要想理解記憶的材料顯得尤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不要一味地死記硬背,而是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記憶材料,加深理解,從而借助想象的翅膀,讓自己對于記憶材料進行感知。例如孩子們需要背誦一篇游記,但是又從來沒有親身去過游記所描述的地方,這樣一來,不妨想想自己正在跟隨作者的文字身臨其境,從而起到更好的作用和效果。反之,如果只是一字一句地機械記憶,則會顯得非常艱難。
這個周末,媽媽帶著東東一起參觀了小區里舉行的攝影作品展。當然,對于這次參觀展覽,媽媽提前給東東布置了任務,那就是要完成一篇作文。東東從小就喜歡攝影,為此剛剛來到展覽的地方,他就被那些優秀的作品吸引住。看著東東目不轉睛的樣子,媽媽在一旁安靜地陪伴觀賞,沒有打擾東西。
在看到其中一幅攝影作品的時候,東東忍不住嘖嘖贊嘆,原來這幅作品拍攝的是泰山日出的情景。看到東東陶醉的樣子,媽媽提醒東東:“東東,你的作文就可以以這幅作品作為重點,進行介紹。”東東為難地說:“但是,我沒有去過泰山啊!”媽媽說:“你的確沒有去過泰山,但是你可以針對這幅作品展開想象的翅膀,你不覺得這幅作品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嗎?”東東點點頭,說:“我看到這幅作品,仿佛覺得自己也來到了泰山。”媽媽說:“這就是攝影作品的魅力啊!雖然攝影作品是無聲的,而且也沒有任何文字對其進行描述,但是它卻能夠表達,甚至含義非常豐富。你要做的,就是在觀賞過程中知道作者的深刻含義,然后再把這種意境用文字描述出來。我相信,經過你想象力的加工,這幅優秀的作品一定會躍然紙上,讓讀者朋友也仿佛去了泰山,親眼看到了日出。”點點頭。
認真觀賞完所有的攝影作品后,東東回到家里馬上伏案疾書,很快就寫好了一篇精彩的作文。原來,東東在觀賞的時候就使用了想象的方法讓自己身臨其境,所以他對于作品的印象非常深刻,使其在腦海中隨時都能呈現出來達到了最好的記憶效果。
不管想要記住什么,只靠著死記硬背很難記得清楚和牢固,還要輔以想象力,這樣才能讓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東西躍然腦海中,也才能讓記憶的效果大大提升和增強。尤其是孩子們的人生經歷原本就很少,人生經驗有限,如果再缺乏想象力,則對于很多東西的理解都無法透徹和深入。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則讓孩子們可以在書本中看到更多美麗的景色,經歷更多的事情,這對于提升孩子們的記憶力當然有著很大的好處。
善于想象的孩子,畫面感特別強,這可以刺激他們的大腦右半球更加活躍,更加生動,也讓大腦右半球的細胞得到充分發展。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右腦得到發展,形象思維變得更加強大,配合左腦的邏輯思維作用,自然會產生更好的思維效果和記憶作用。
具體而言,父母要怎么做,才能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呢?首先,要讓孩子的頭腦中儲存更多的表象。所謂表象,正是想象的基礎,也是想象的材料。這就像建造高樓大廈需要建筑材料一樣,如果孩子們的頭腦中沒有表象,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無法有效開展想象。反之,如果孩子們的頭腦中有很多的表象,則孩子們在想象的時候可以順手拈來,把這些表象充分利用,從而真正具有強大的想象能力。積累表象,就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把很多客觀事物的形象都存儲在腦海中,這樣一來,才能積累想象的材料,也才能讓想象變得更加生動靈活。除了要帶著孩子四處走走看看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們觀賞優秀的影視作品,例如今年大火的科幻片《流浪地球》,還有紀錄片《人間世》《野外生存》《動物世界》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在觀賞之余積累和存儲更多的表象,對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其次,引導孩子積累更多的語言文字。只有表象作為材料還遠遠不夠,要想進行記憶,還需要文字作為黏合劑。眾所周知,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根本不會用語言進行表達,甚至連有意識地發聲都無法做到。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能力越來越強,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簡單的意思。隨著成長,在學習上不斷深入,孩子需要記憶的內容越來越復雜,而且對于記憶的要求也更高。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必須引導孩子有意識地積累文字材料,這樣才能在記憶的時候,真正理解記憶的材料,也讓想象力被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說,孩子掌握的語言越是豐富,他們想象力的翅膀也就越是遼闊,自然他們成長的空間會更加高遠。
再次,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興趣愛好或者人際交往。很多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巴里怕化了,不管孩子想做什么事情,父母總是忙不迭表示反對,恨不得把孩子裝在口袋里隨身帶著,不愿意讓孩子做任何事情。殊不知,這樣把孩子變成套中人,對于引導孩子健康成長,鍛煉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沒有任何好處。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充足的養分之外,還需要多多經歷和體驗,這樣才能在成長過程中持續地得到提升,也才能漸漸地從幼稚走向成熟,對于人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對于未來懷有更加強烈的信心。否則,孩子們總是被關在鋼筋水泥的家里,只能接觸到父母和家人,內心自然會很匱乏,對于人生的體驗和感悟也會很膚淺,這對于孩子進行想象沒有任何好處。明智的父母會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走到戶外去,走到人群中,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孩子的智慧,也能讓孩子全方位發展,心靈變得充實,隨著想象力的提升,記憶力也自然水漲船高,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上一篇:讓孩子學會主宰自己——宋嘉樹“敢為天下先”的教子之道
下一篇:調動更多感官參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