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都說“得不到的東西最美麗”,其實適時放棄,才會有更多的希望。既然明知不可能得到,又何必朝思暮想?不如把這份美麗保留心中,去珍惜尚在身邊的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與愛。一個人如果不懂得適時放棄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會珍惜身邊的美好,實則是放棄了自己更多的希望。而在適當的時候,果斷地放棄,順其自然,反而會在不經意間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和屬于自己的東西,這便是當初適時放棄帶給自己的希望。
適時放棄,有時不盡然是真的再也無所得,而是為了真正的“得”。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有時,失去未必是憂傷,卻有可能成為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許是一種希望。只要懷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可愛,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那么該得到的總歸會得到。
適時放棄是自然界萬物生長消亡的規律,也是人生的一種成長方式、一種藝術。人生需要執著,但執著不正是因為眾多的舍棄才閃耀出特有的光華嗎?人生需要適時地放棄,在該放棄的時候放棄,才能迎來最后的成功。所以,掌握適時放棄的功力就掌握了做人的功底,適時放棄也是成功人生的一堂必修課。你仔細去觀察,凡是聰明優雅的人,都心態很好,需要他放棄時,他笑一笑,就放下了;你以為他真的是無欲無求嗎?其實不盡然,他是為了更多的希望啊!
假如韓兆善沒有當初對生產鐵皮卷柜的放棄,那么,今天的市場上還有韓兆善的立足之地,還會有“盼盼”嗎?有人說,人生之難勝過逆水行舟,此言得之。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取舍之難時刻困擾著我們。有的人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攪得支離破碎,有的人因此陷入迷亂茫然,這時,請記住,不要消極,嘗試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用自己積極開朗的心去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那個不顯眼的角落,原來只要在適當的時刻放手,一切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輕松、愉悅地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才能在不長不短的一生中不留遺憾。
人尤其需要懂得適時放棄,去放松我們的心靈,去驅散密布的烏云,去清掃我們塵封已久的心房。適時放棄,人生才能有爽朗心境,生活才會充滿燦爛陽光。適時放棄是一種境界,是歷盡跌宕起伏后不屑于世俗的眼光,是飽經人間滄桑之后淡泊于財富的心情,是運籌帷幄、充滿自信的自然流露。只有在自信滿懷之后,只有在領悟玄妙之后,才會懂得適時放棄并善于放棄,這之后才會迎來明天的希望,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因此,我們在爭取的同時,也要懂得學會適時放棄,退一步、忍一時、放一放,聰明如你,誰知道你不會是最后的贏家呢?
明白了適時放棄的道理,并運用于生活,我們就能從無盡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我們的心就不會那般沉甸甸,我們就能坦然應對各種人、各種事,在人生的道路上進退自如,豁達大度。也許一轉身,你就看到了嶄新的希望與嶄新的美好!
上一篇:堅強的人才能把控命運
下一篇:如何培養出文明禮貌的“小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