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創造性成功,就要力戒從眾
“他們都是這么說的?!蔽覀兘洺谝恍﹫龊下牭竭@句話。在面對一件自己未知的事情時,人們常常會聽信絕大多數人都認同的言論。這是從眾效應在起作用。
從眾效應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言行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
從眾心理有時對人們的思考和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有的時候,由于沒有足夠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準確的信息,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有時,我們需要跟從他人的行為來進行策略選擇,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和取得進步。但是,從眾心理又極嚴重地扼殺了個性和思想性,妨礙了創造性思考。
人們都說當今是個性化的時代,但你走在街上仍會驚奇地發現,人們的衣著打扮是那樣相似,紅頭發、明星T恤衫、體型褲等隨處可見。有的女孩子長得又矮又胖,穿體型褲實在很不合適。其實,她完全可以打扮得更富有個性與魅力,可惜她沒有那樣做。問她為什么,回答是:“我這樣打扮符合潮流,跟大家一樣?!?/p>
從眾心理的形成,常與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有關,如從眾可以不受指責,不受到追究,錯了不丟面子,能避免發生爭斗等。我們大多數的人,容易循規蹈矩地服從大眾的意志,甘心被其束縛,從而隨波逐流,活在別人的眼光和別人的言論之中。
我們總覺得別人更有經驗,別人的話是對的,從而一概聽從。尤其對于那些長者的話,更是言聽計從??墒牵總€人的人生都不同,你該怎么活,不應該由別人決定,他人的話或許是對的,但不一定適合你。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盲從,運用自己的理性判斷是非,堅持自己的觀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輕信各種各樣的結論。例如,“穩定的工作才叫工作”,“女人最好的出路就是找個有錢人嫁了”,等等。
然而,這些結論都是信口胡說,是站不住腳的,如若輕信這些結論,只會阻礙或限制自己的生活。
現在回頭來看,當年一起大學畢業的同學當中,當初那些沒有選擇穩定工作的人,有許多無論是薪水還是工作經驗方面,都不輸給那些待在體制內的同學。再者,我們總是聽說,某某嫁入豪門又離了,可見,找個有錢的人嫁了也并不總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
所謂盲從他人的意見,就是聽到什么就輕易相信,從不經過大腦思考,或者說想了也沒結果,干脆就聽別人怎么說。在接受別人的觀點之前,我們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有什么證據嗎?我怎么覺得不對???”如果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那就溫和地堅持到底,切不可人云亦云,最終活成了被人輕視的路人。
屠呦呦因為發明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按理說這多么可喜可賀,然而在網絡上卻引起了一場舉中醫與黑中醫的大戰。在我看來,中醫藥雖然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然而,中醫中藥的確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僅更多地體現在經驗科學,而且還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否定中醫藥學說,就從某種意義上否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盡管實際上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否定不了的。稍稍有些中醫藥常識的人都知道,中醫所倡導的那種全局觀、系統觀,那種辨證施治思想,其實是相當科學的思維方式,它是西醫根本無法取代的。在此,我不必過多地捍衛中醫,但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講,我們太多人都曾從中醫中受益,如果因為一己之偏見就不加辨別地黑中醫,這種錯失是不是很可惜,也很悲哀呢?
凡事都不要輕信,尤其是一些沒有依據或證據不足的言論,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后再做結論。對于生活中的各種言論觀點,越是理所當然,越需要去靜心思考。
“理所當然”這個詞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浪費了多少時間與金錢。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狠狠地向其開火。
個人總易受群體意識的支配,既易于英勇無畏,也易于犯罪。別人告訴你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你真的相信了,那么你就很可能會犯錯誤。
鮮美石頭湯本身其實并不鮮美。只是由于眾多路人相信它鮮美,并且紛紛獻出了各自的食材,所以石頭湯才變鮮美了。當大家都相信它的時候,謊話的確就會變成現實。一旦把問題的一面推至極限,很多謊言便不攻自破了。
眾人公認的美,真的就是美的嗎?回顧歷史,女人的審美觀恰好迎合了同時代男人的審美觀。唐朝以胖為美,因此楊貴妃比較豐滿;現代以身瘦胸大腿細為美,很多女性便以此為標桿。每個時代都如此,是否太過于迎合了!如果全世界只剩下女人,作為女人的你會怎么打扮自己?還會是現在的樣子嗎?
改變從眾習慣的途徑只有學會養成批判性思維,對言論本能地持有懷疑。懂得分析和思考問題,才能做出理想的判斷及選擇。
為了讓自己的表達更有說服力,要讓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千萬別讓觀點的理由總是“他們都是這么說的”。
同時,不要擔心自己做出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因為正確的判斷往往就來自對錯誤判斷的反思和總結。
上一篇:情緒源于自身
下一篇:成熟的人要勇于抵御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