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
趙先生是一名電臺主持人,平時非常注意自己的衣著形象,但是臉上時不時冒出來的油脂令他特別苦惱,為什么都三十多歲的年紀了,臉上、后背上還是會長很多“痘痘”呢?除了臉上出油、長痘痘之外,趙先生平時總感覺身體發沉,特別容易出汗,口苦口干,小便有灼熱感、色黃,大便也不正常,有時便秘,有時黏滯不爽,運動出汗后,很容易把T恤衫染成黃色。
像趙先生這樣具有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等濕熱表現為主要表現的體質屬于濕熱體質。
【調養方法】
1.精神調養
濕熱體質之人性格多外向,情緒容易激動,易發怒,好動,不喜靜。因此,平日應多加強道德修養和意志鍛煉,培養良好的性格,可以經常誦讀古代文學經典,聆聽古典音樂,陶冶情操,沉靜心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遇到讓自己發怒之事時,多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沖動。
2.體育鍛煉
濕熱體質之人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可經常進行大運動量的鍛煉,適當汗出可使濕熱有外泄之機,游泳鍛煉是首選項目,跑步、武術、球類等也可根據愛好選擇。
3.飲食調養
飲食以清淡為主,可選擇薏米、紅小豆、綠豆、大米等清熱利濕之品。空心菜、莧菜、芹菜、絲瓜、苦瓜、黃瓜、冬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蓮藕等也是優選。少食油炸、燒烤及肥甘滋膩、助濕生熱的食物。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蒜、姜、蔥等。另外,雞肉、羊肉等溫陽食物宜少吃。酒性辛熱上行,濕熱體質者應忌酒。
4.藥物調養
濕熱體質之人可用苦丁茶以沸水泡服代茶飲。大便黏滯不爽者可用荷葉、絲瓜絡等泡水代茶飲。心煩易怒,口苦目赤者,可遵醫囑服用龍膽瀉肝丸進行治療。
【食療方】
體內濕熱重,多喝龍須茶:夏秋季是吃嫩玉米的季節,很多人都只顧“品嘗”嫩玉米的鮮美,卻忽略了煮玉米的湯水——龍須茶。在中藥學中,玉米須又稱“龍須”,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吃玉米時,適量喝一些龍須茶,具有生津止渴、涼血瀉熱的功效,可以幫去除夏秋季節體內積存的濕熱之氣。
蓮藕鴨肉湯,清補除濕熱:蓮藕1根,鴨肉200克,姜、鹽各適量。蓮藕去皮,洗凈,切大塊;鴨肉切塊,冷水下鍋煮盡血水,撈出沖凈。將鴨肉、蓮藕、姜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1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蓮藕配鴨肉,具有清熱涼血、除煩止渴的功效,既能補充營養,又可改善濕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
泥鰍燉豆腐,緩解濕熱之毒:泥鰍500克,豆腐250克,鹽少許。將泥鰍去腮及內臟,洗凈;將豆腐切塊。將泥鰍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至半熟,然后加入豆腐塊燉至熟爛,最后加鹽調味即成。佐餐食用。泥鰍具有補益脾腎、利水解毒的功效,豆腐具有清熱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兩者搭配,具有清熱利水、祛除體內濕熱之毒的效果,非常適合濕熱體質者食用。
上一篇:正確對待辦公室“八卦”
下一篇:珍惜你的時間,提高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