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人
毋庸置疑,那些在某些領域有所突破或者有所成就的人,都對自己有一種積極的認識和評價,從而產生一種相當的自信。這種自信是一種魔力,即使他們在認清了自己的現狀之后,依然能夠保持奮勇前進的斗志,而這也是他們必須依賴的精神動力。每個人都夢想過自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也許是科學家,也許是醫生或者律師,不過,大多數人卻寧愿夢想著,而不實踐著,甚至他們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救贖。事實上,做自己想做的人很簡單,只要相信自己,朝著夢想勇敢地奮進,那么我們就真的能夠成為我們所希望的那個人。
事情常常是這樣的: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你幻想自己成為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而成功者常常是這樣一種人:他們都擁有非凡的自信,他們相信自己的身價非同一般,并在站立、行走、說話、動作和眼神中展示出這一信念;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并確信自己有能力去應付任何棘手的問題。因為持有一種自認身價很高的態度,能吸引更多人更加重視他,從而取得別人的認同和幫助,當然也更容易成功。
莫利是一名資深律師,經常在法庭上慷慨陳詞,看起來自信十足,而你一定想不到,他曾經因自卑而患有嚴重的口吃。
莫利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個裁縫,靠著給富人做衣服勉強維持生計。他的母親是個洗衣工,專門給有錢人家洗衣服,縫縫補補。每到寒冷的冬天,莫利為了幫助家里節約開支,不得不挎著一個破破爛爛的籃子,四處尋找散落的煤塊。為此,莫利感到很難為情,他最害怕的就是被同學們看到,遭到同學們的嘲笑。
有一天,正當莫利專心致志地找零散的煤塊時,成群結隊的同學看到了他,全都無情地嘲笑他。莫利覺得難堪極了,驚慌之中甚至丟掉了破籃子,一個人不顧一切、淚流滿面地跑回家。從此之后,他更加自卑、沉默,生活之于他,似乎像黑漆漆的煤塊一樣了無顏色。
一個偶然的機會,莫利讀到了一本關于奮斗的書。書中的主人公雖然歷經艱辛,備受生活的折磨,卻從未放棄希望,最終迎來了人生的輝煌。莫利對主人公的遭遇感同身受,甚至想到了自己。他暗暗想:假如我也能夠這樣堅強勇敢,人生一定也會變得與眾不同。莫利暗暗發誓一定要昂首挺胸,不再畏縮。再一次提著籃子去給家里撿煤塊時,莫利又遇到了那些嘲笑他的同學。這次,他沒有倉皇而逃,而是迎著他們勇敢地走上去。就這樣,莫利成功了,他打敗了那些孩子,也找回了自己的尊嚴。從此之后,莫利奮發苦讀,一鼓作氣,在戰勝內心恐懼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自己命運的軌跡。
莫利是個窮苦人家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因為從小就遭到他人的嘲笑、挖苦和諷刺,因而總是有些膽小怯懦,甚至非常自卑。幸好,他讀到了一本能夠啟迪他心智的書,才能夠破釜沉舟,為了自己的命運奮力一搏。他戰勝了內心的恐懼,也贏得了成功的人生。
有的人夢想成為明星,有的人夢想成為富翁,有的人夢想成為偉人,但是,他們卻因為缺乏勇氣而與夢想失之交臂。夢想需要勇敢地拼搏,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實現夢想的機會,但卻常常由于怯弱和畏懼的心理而放棄了努力,導致機遇一次次與我們擦肩而過。其實,只要我們克服膽怯心理,勇敢地奮進,我們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人。
小時候,幼兒園老師總是有意無意地引導我們:“將來長大了想做什么樣的人?”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天生就知道自己能做個什么樣的人。但是,長大后,我們會發現,自己早已忘記了兒時的夢想,在成長過程里,由于缺乏勇氣,我們將夢想擱淺了。不過,一個人究竟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內心深處想做什么樣的人,這種感覺是不會變的。
的確,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一定的,如果你認定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有才華的人,那么你就會發揮出你的一切天賦;相反你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是個“窩囊廢”或者“瘋子”,那么你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根本發揮不出任何優勢。事實上,只要一點點肯定自己,就會獲得別人加倍的認可,這樣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如果對自己失望,從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那么,能夠挽救自己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希望上帝能救贖自己,甚至把自己的處境歸結為被所有人拋棄了,其實,沒有人能夠拋棄自己,除非你已經拋棄了自己。當生活遭遇了挫折與困難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向前,一步一步向自己的夢想靠近,最后,真的會成為自己想做的那個人。
上一篇:相信命運始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下一篇:看清自己的價值,不能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