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少一分,焦慮也就少一分
“貪者,惡之大也”;“禍莫大于不知足”;“非智之不足,非技之不勝,利令智昏,貪婪之心,才是天下禍機之所伏”。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點。一般而言,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錯誤的價值觀念:社會是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為自己所有。這種人存在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永遠不會滿足。他們得隴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永不知足。于是,他們陷入無止境的欲求之中,一旦自己的欲求滿足不了,就產生焦慮情緒,有何快樂可言?
不管你是在溫室中成長,還是在困苦中掙扎,欲望都會存在于你的心中。欲望可以成為我們的信念,支撐我們渡過難關,但欲望也像鴉片,容易上癮。皮埃爾·布爾古說過:“人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是欲望毀了他?!欢?,這往往是錯誤的。并不是欲望,而是人本身的無能、懶惰或糊涂毀了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一家兄弟三人。老大腦子不靈光,四十好幾的人,還是光棍兒一條,整日里破衣爛衫,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有人問他:“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要隨我心,天天新衣?!?/p>
老二有個小康之家,衣食不缺,只是長相太丑,找了一個比他還難看的女人為妻。當問到他的心愿時,他迫不及待地說:“要隨我心,天天娶親?!?/p>
老三由于經營有方,再加上天資聰慧和好運連連,是遠近聞名的富豪。當人們問他有什么心愿時,他毫不顧忌地說:“要隨我心,挖一窨金?!?/p>
這只是個故事,但從中可以看出人的貪婪之心?!叭诵牟蛔闵咄滔蟆?,多么貼切的比喻。貪婪之心就像是一個惡魔,一旦附身,就會讓人難以善始善終。仔細再想,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讀過這個故事之后,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怎樣才能擺脫貪婪之心呢?
1.警示自己
我們可以前人的正反事例來警示自己。現實中的許多人,因為貪婪,以致身敗名裂,留下千古罵名,到頭來后悔莫及。我們應以前人的事例時刻警示自己,消除貪婪心理。
2.自我反思法
你可以拿出一張紙,然后在紙上連續20次寫出“我喜歡……”這個問題的答案?;卮饡r應不假思索,限時20秒鐘,全部寫完后,逐一分析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是過分的,這樣就能明確貪婪的對象與范圍,對造成貪婪心理的原因及其危害作出較深層的分析。
3.常保知足之心
人們常說:“知足常樂?!薄爸恪?,就不會心生邪念;而“常樂”則能保持心理平衡。
心態啟示
上一篇:有格局,人生才能更開闊
下一篇:此路不通時,果斷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