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挫折也好,磨難也罷,這些都是人生的必經的路,是每個人都要接受和克服的。如果將人生比作一條長路,那么不如意就是路上的泥濘坎坷。只有走過泥濘坎坷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路上留下見證自己價值的足跡。走過了泥濘坎坷,才能更珍惜康莊大道的順遂;在泥濘坎坷中爬起來,才能在今后的路上更加謹慎小心。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經歷了挫折,接受挫折,人生才會有抗擊挫折的能力。只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才會知道人生的順遂是多么難得;只有走過了風雨的人,才能知道風雨后的彩虹是多么可貴。
一位智者曾對他的徒弟說:“晴天的路走過一百遍也不會有足印,而陰雨天的泥濘路只要走過一次,就可留下深深的足印。”倘若我們的一生一直走在平坦、堅硬的柏油馬路上,是不會留下任何印記的,而只有走在泥濘坎坷的鄉間小路上,才能留下深深的足印。也就是說,只有那些在風雨中走過的人們,才知道痛苦和快樂究竟意味著什么,也才知道風雨過后的彩虹是多么絢麗。而他們在泥濘坎坷中留下的足印,則是他們人生價值的見證。挫折是一種失去,也是一種得到,正是因為失去了順遂,才得到了歷練。
1982年,18歲的馬云第一次高考失敗,之后他當過秘書、做過搬運工。后來,因為讀了路遙的代表作《人生》,決心再次參加高考。1983年,馬云再次高考落榜。1984年,馬云第三次參加了高考,這次他終于進入了杭州師范學院英語系。畢業后,馬云當了一名英語教師。
1994年,30歲的馬云開辦了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互聯網,并認定這是一個金礦。1995年4月,他投入7000元,并向親戚借了兩萬元,創建了“海博網絡”,產品就是“中國黃頁”。營業額上去了,互聯網普及了,馬云卻因為與杭州電信實力懸殊,而被迫與之合作。之后,馬云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放棄了自己的中國黃頁。他的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緊接著,他又遭遇了第二次創業失敗。但是,這一次次失敗并沒有讓馬云放棄創業之路。
1999年2月,馬云開始向18位創業伙伴發表了激情洋溢的創業演講。這次,馬云注冊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注冊資金只有50萬元,辦公地點就設在他的家里。最擁擠的時候,馬云家里坐了35名員工。這些員工的工作狀態是幾近瘋狂的,他們每天要持續工作16~18個小時,困了就席地而臥。而阿里巴巴網絡公司就這樣孕育、誕生在馬云家中。
馬云兩次高考落榜,做過搬運工、蹬過三輪、當過小販,也曾兩次創業失敗,推出中國黃頁的時候被人稱為騙子,創建阿里巴巴網站的時候被人當成瘋子……這些挫折在他的生命長路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跡,而頑強、肯吃苦、不認輸、不放棄,這些都是馬云所得到的。正是這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才讓馬云擁有了得失的智慧,也才成就了他如今的成功。
挫折是泥濘人生道路上的腳印,當回望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是如此的重要,它讓你的人生變得豐富、立體起來。倘若一個人總是一帆風順,那么他的內心往往是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唯有經歷了挫折、磨難的磨礪,他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扛得住失敗、打擊,也才能夠看輕人生的得失。人是在挫折中成長的,每一次挫折就是一塊絆腳石,把這些“石頭”拼起來,就造成了通向成功的彩虹橋。順境中的人往往少有作為,經歷了苦難磨礪的人往往能夠大有作為。
無論是誰,如果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迎擊生活中的風雨,因為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會品味到人生的喜怒哀樂,才會在挫折中堅強,在失意中奮起,在痛苦和磨難中走向新的目標。
當你有幸經歷貧窮,當你有幸經歷低潮,當你有幸經歷意外,不要把這些當做是命運的磨難,如果一味埋怨、一味墮落,你將永遠不會翻身。只有敢于和勇于在泥濘道路中行走的人,才能在逆境之中奮發,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上一篇:直面不如意的事實
下一篇:淡定人生,享受心靈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