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那些可以控制的東西
在生命的歷程中,大多數人都有著很多的欲望,而且這些欲望越是深重,他們越容易被欲望驅使,做出很多失去理性的事情。這樣一來,他們不再是欲望的主宰者,而是變成欲望的奴隸。例如有的人很喜歡金錢,那么他們就會不停地賺錢,或者為了得到錢而不擇手段;有的人很崇尚高官厚祿,為此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的職位得以晉升,也會不擇手段地去拍那些位高權重者的馬屁。然而,等到生命的時光流逝,生命走到的終點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發現,原來在生命之中,每個人真正能夠把握和擁有的東西其實很少。
不管是金錢、權勢還是其他的各種物質,都是我們沒有辦法真正擁有的,實際上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只是使用了這些東西而已,而并不能把這些東西真正地據為己有。如此想來,我們還有必要為了好房好車消耗自己的生命,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而放棄陪伴孩子的成長嗎?
當我們不能確定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當我們不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里,那么最終也許我們忙忙碌碌,卻只能更感到遺憾。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萬事萬物都處于瞬息萬變之中,不但時代發展很快,人心也變得越來越浮躁。面對方便面似的愛情,人們也許很快就會組建家庭,但是隨著離婚率的節節攀升,走出婚姻的圍城恢復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變成了控制狂。他們總想要控制所有的一切,最終卻發現自己的力量很有限,而且對于很多事情根本無能為力。
很多人的控制欲都特別強,而這種控制欲有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展起來的。在熱播的電視劇《少年派》中,閆妮扮演的王勝男就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她不斷對自己的丈夫和女兒提出各種要求,也總是吹毛求疵。正是因為如此,林妙妙才會不喜歡媽媽,寧愿住校,也不愿意留在家里繼續面對控制欲強勝的媽媽。控制就像是一張網,會把萬物都包起來,而實際上,我們在控制外界一切事情的時候,也常常控制了自己。這種不安全的感覺會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無奈,也會讓我們內心感到焦慮不安。如果我們總是盯著那些不能控制的事情,導致自己的內心根本不能安定,那么我們如何能夠坦然從容地面對人生呢?
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擁有得太少,付出得太多,或者是在不知不覺間就失去了很多。實際上,如果我們不曾真正擁有那些東西,那么我們就無所謂失去。對于各種身外之物,我們應該物盡其用,把很多東西都用好,而不是要死死地看守著某一個東西,生怕它會被別人占去,被別人丟棄。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如果能夠想清楚這一點,那么我們就不必總是有那么強的控制欲,也不必擔心自己會失去各種各樣的身外之物。太強烈的控制欲會讓我們變得非常緊張,也會讓我們與外部的人和事之間的關系變得劍拔弩張,與此同時,控制欲還會束縛我們的手腳,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時候,根本不能從容地處理務種事務。
現實生活中,因為控制欲過強導致的悲劇比比皆是。例如在婚姻生活里,有些妻子總是懷疑丈夫在外面不三不四,因而動輒就會翻丈夫的手機,或者調查丈夫的通話記錄,甚至查看丈夫的信用卡消費情況;還有些妻子雇用私家偵探來監督和控制丈夫。然而這樣的妻子真的獲得幸福了嗎?她們雖然不擇手段得到了理想中的真相,但是她們非但沒有幸福,反而變得非常焦慮不安,甚至原本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在這樣多疑的檢查方式下也問題百出,導致正常的婚姻生活宣告終結。對于妻子而言,這當然是不想得到的結果,但是她們因為內心控制欲強,非常多疑,所以無法真正做到放下心中的疑慮。
那些生性好強、疑心病重的人越是發現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越是會過度地關注這件事情,最終與其說是他們試圖控制住事情,不如說是事情已經牢牢地把他們控制住了。人不可能對所有事情都成竹在胸,牢牢地把握住,一旦產生了控制的心,那么最先控制的就是自己。控制非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問題叢生,一個控制欲強的人是不可能有自由和快樂可言的。從本質的角度來說,控制不是愛的表現,而是占有的表現;控制不是和諧相處的表現,而是自私的表現。真正愛一個人,不是為了占有他,而是希望他能夠過得幸福。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父母會送孩子一程又一程,只為了讓孩子能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在親密的愛人之間,也許那個愛得更深的人會及時放手,給對方自由;在朋友之間,彼此非常尊重,相交淡如水,但是情意卻非常深厚。由此可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愛是因為控制而發生的。當我們過度控制一個人,或者過度渴望控制一件事情的時候,只會導致事與愿違。
每個人真正能夠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內心,只有自己的言行舉止,當然,一個人想要控制一些東西的時候,首先應該控制好自己,這樣才能夠主宰和駕馭自己。既然我們無法控制很多事情,為何又一定要試圖去控制每件事情呢?實際上,這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導致的。人并非天生就喜歡控制,只是在后天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孤獨和恐懼,也覺得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才想要通過控制的方式來讓事態的發展變得可控。從表面看起來控制者是很強大的,而實際上,正是因為內心脆弱,他們才會試圖控制。很多控制者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他們想要得到更多的玩具,但是又很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保護玩具,所以就只能通過占有玩具的方式,拒絕他人的分享,以此來保護玩具。這就是控制欲的表現之一,是因為缺乏自信引起的,作為成人,這樣的情況也很普遍。另外喜歡控制的人不但內心脆弱,而且還很自私,那些喜歡控制的人往往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只顧著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不愿意照顧到他人的需要或滿足他人的需求。這種極端自私的方式會讓他們與他人交惡,無法建立良好的關系。
控制還是一種欲望,每一個控制欲強的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占有更多的東西,但是世界上的好東西那么多,任何人都無法占有所有的東西,所以這樣的控制欲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有時候,我們誤以為自己已經掌控很多東西,而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虛假的現象控制。我們試圖說服一個人,必須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更好地說服他人,而不能只靠著強迫,就讓他人服從我們。
人生有很多的煩惱和憂愁,我們既然不能控制很多事情,就應該學會放手,只有把那些不能控制的人或事都放下,順其自然,順勢而為,我們才能夠活得更加開心灑脫。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當我們愿意攤開掌心對著這個世界,相信我們會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與幸福。
上一篇: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增強抗擊打能力
下一篇:改變思維,找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