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放棄,人們自然會想到丟棄、丟失一些東西。其實,放棄的意義并不止于此。因為,我們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得到所有的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因此我們就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放棄,是為了更好的得到;放棄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東西。只有懂得放棄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人總有數不清的煩惱,但大部分的煩惱都源于各種非分的欲望。欲望誘使人們想入非非、急功近利,原本純凈的心靈也因此被蒙上陰影,隨之而來的便是越來越多的痛苦與憂煩。
當你在追逐名利的路上顛簸前行,為何不放慢腳步,將那些多余的包袱卸下,輕裝前行。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適時放下不必要的負擔才能夠收獲更多。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人就應該講究高品質的“活法”,何必讓自己活得過于勞累,讓那些無謂的煩惱去折磨自己呢?
實際上,活得太累就是心累。命途多舛用不著夙夜憂嘆,一帆風順的人生本就不存在。不必因為領導一句斥責憤懣半天,今后用實際行動贏得領導的贊賞才是聰明之舉;見到別人升官發財,也不必眼紅嫉妒,立足當下盡力做好每件事情,為今后的晉升增加籌碼才是智者所為。
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應該活得舒心,活得高興,活得瀟灑。太過爭強好勝、貪得無厭、欲壑難填,只能讓自己淪為生活的奴隸。錢財再多,地位再高,又有什么意義和樂趣呢?
要活得舒適,活得有趣味,就要知足,知道隨遇而安。生活不是在演戲,用不著涂脂抹粉地去裝扮自己,也用不著戴上“面具”和別人去演戲。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雖然生活平淡,但是活得坦然,活得樸素,活得自然,而這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誘惑,心中有一些非分之想是難免的,心靈想要一塵不染更是不可能的。在人們汲汲于功名富貴時,適時將心中的雜念放下,傾聽智者的教誨,讓疲憊之心在滌蕩中煥發新的生機,也能夠使自己看輕得失,放棄本該放棄的東西。
三祖寺的宏行法師道德高深,有人曾拿著兩只花瓶前往三祖寺拜見,向他求教。法師見到那人后,說道:“放下!”那個人聽后,就把一只花瓶放在了地上。法師又說:“放下!”那個人又把另一只花瓶也放在了地上。接著,法師又說道:“放下!”那個人不解地問道:“法師,我已經將兩只花瓶都放下了,現在兩手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放下了,您究竟讓我放下什么呢?”
法師緩緩說道:“我想讓你放下的不是那兩只花瓶,而是你心中的雜念。雜念已經填滿了你的內心,只有將這些東西放下,你才能擺脫生活的桎梏,理解生活的真諦,活出真正的自我。”
宏行法師接著說道:“‘放下’這兩個字聽起來容易,實際上做起來卻很困難。有了地位,就放不下地位;有了財富,就放不下財富;有了欲念,就放不下欲念;有了妒忌,就放不下妒忌……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真正做到‘放下’的又有幾人呢?”
的確,放下手中的花瓶很容易,但要放下心中的欲念卻不那么簡單。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活得閑適自在,而有的人則活得沉重壓抑。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拿得起,卻放不下,所以他們才會一直生活在沉重、壓抑之中。人生最重要的修行就是不僅要拿得起,還要放得下,只有放棄該放下的,才能得到該得到的。唯有如此,你才能夠活得輕松自在,幸福也才會隨之而來。
人們經常說:“拿得起,放得下。”其實,所謂的“拿得起”指的是人躊躇滿志時的心態,“放得下”則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或者困難時應采取的態度。范仲淹說人應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中一旦有了這種心境,就能看輕功名利祿,看淡榮辱得失,自然也就容易做到“放得下”了。
有一名運動員,曾經是奧運會金牌得主。他在事業正處于巔峰時卻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時他才剛剛28歲。他的這一決定令很多人疑惑不解,旁人都認為他是出現了什么問題,替他感到惋惜。事實上,這名奧運冠軍早已感覺到自己運動的巔峰狀態不會再出現了,而以前那種旺盛的求勝欲望也在迅速衰減,這才主動宣布退役,轉而當了一名教練。
應該說,他的決定雖然看上去有無奈的成分,但從長遠來看,這確是一種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因為他在自己人生到達最高處時選擇退出,讓世人記住的永遠是他那傲視群雄、摘取桂冠時的雄姿,這遠比讓大家看到自己英雄遲暮時的衰敗樣子要好得多。
在體育賽場上,你不可能永遠是冠軍。處于巔峰時,急流勇退是明智的選擇。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不要過于在意失去的榮譽與地位,那些只代表了你曾經取得的成就。做到一定的程度,適可而止,卸下多余的負擔,應付前面更復雜的事情才能夠更加自如,更加靈動,獲得的也才能更多。
如果你想成為職場上游刃有余的優秀管理者,那么就應該學會放權給自己的下屬;如果你想成為愛情里的幸福者,那么就應該放棄花花世界里的整片森林,只為他(她)這一棵樹傾倒;如果你想成為生活中的強者,那么就應該放棄溫暖的被窩、肥皂劇及游戲機……總之,只有放棄該放棄的,才能得到該得到的。
上一篇:適時放棄,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下一篇:放棄前進,退卻是為了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