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需要勇氣
在成大事者中,企業家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群。當然,成大事包含各行各業,馬爾克斯寫出《百年孤獨》是一種成大事,拿破侖打勝一場戰役是一種成大事,某個政治人物拿出一個政策是一種成大事,而企業家建立一個公司也是一種成大事。在現代社會中,經濟人物將勇氣演繹得淋漓盡致。
現在我們以我國著名企業家何鴻燊為例來闡述“成大事者需要勇氣”。何鴻燊是我國澳門著名的經濟人士,是縱橫澳門博彩業幾十年的“一代賭王”。而他當初創立基業的時候,也曾遭遇過百般險阻,如果換成其他人,可能已經承受不住了,但何鴻燊憑著頑強的勇氣,頂住了種種威脅和壓力,開創了自己幾十年不倒的博彩江山,給人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成大事者需要勇氣”的課。
1962年,以何鴻燊為首的澳門新財團投得賭牌專營權,不僅侵害了原承辦商傅、高兩大家族的利益,還侵害了寄生于賭場的黑勢力的利益。這些人,加上何鴻燊、葉漢的宿敵舊仇,以及維護舊秩序的那些地方豪強,幾股勢力合在一起,欲置新財團于死地。
何鴻燊、葉漢等人目標明確,中標后馬不停蹄地去租房開賭場。舊勢力恨得咬牙切齒:必須在他們未立住腳跟之前就把他們攆跑!于是他們找到澳門當時有頭有臉的何賢做說客,他們對何賢舉起8個指頭,要何賢勸何鴻燊他們投降。
這8個指頭,就是對何鴻燊與新財團的“八大威脅”。
何賢是當時澳門華人社會的第一號人物,長期擔任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號稱“澳門王”。他不僅是澳門華人的領袖,也是當時澳門各幫各派間發生沖突的調解人。他斷事公道、仗義秉理,加之其崇高的地位名望,澳門一旦發生大事,需要有人調解糾紛時,經常會請何賢出面。他是個在黑白兩道、華洋之間都吃得開、行得通、立得住的人物。
這次,舊勢力也托付何賢帶去“八大條”,何賢出于對何鴻燊“安全”的考慮,決定奉勸新公司的持牌人放棄賭牌,離開澳門。
何賢約何鴻燊到“康樂俱樂部”見面,向他轉告對方的“八大條”:
第一條:要取何鴻燊的性命。
第二條:要令澳門原有的酒店停業,讓香港的賭客無棲身之處。
第三條:要港澳船全部停航,香港賭客要到澳門,只能自己坐舢板船去。
第四條:要派乞丐每天坐在新賭場門口,令賭客望而卻步。
第五條:要令澳門所有的私人樓宇,不準有一所租場地給新財團做賭場。
第六條:寧愿出錢,把澳門原來賭場的所有伙計、荷官都養起來,也不讓他們到新賭場任職、令新財團半個有經驗的人都聘不到。
第七條:要在新賭場投擲手榴彈,賭客有膽進去一次,也沒膽進第二次。
第八條:要在一切有關部門里,無論是澳門還是葡萄牙里斯本,利用自己的關系,阻礙新財團履行合約。
這“八大條”,幾乎條條都可置何鴻燊于死地。何賢好心勸道:“是否放棄,不妨考慮。”
何鴻燊說:“賢哥,多謝你的好意。如果不是他們這些惡勢力,換了別人,我可能知難而退。他們現在跟泰興的人同謀欲剿殺我們新財團,拜托賢哥轉告他們,這種事,嚇別人可以,嚇我何鴻燊,行不通!”
見何鴻燊態度如此堅決,何賢就沒再說什么,走了。
何鴻燊想:這次再不能重蹈飲恨離開澳門的覆轍,這次退出澳門,以后就休想在澳門立腳。就算今后還能投得賭牌,也不敢開賭,對手會得寸進尺,肆無忌憚地到賭場來搗亂。何鴻燊暗下決心,寧死也不向舊惡勢力屈服!
曾經在聯昌公司押船的冒險生涯練就了何鴻燊臨危不懼、臨難不慌的大帥風度,他想,你們要我性命,那好,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二天,他出價100萬,放出風聲:“如果我被打死,在48小時內,誰能把兇手殺死,這100萬就歸他所有,到我的律師那里支取。”
澳門各路豪杰云集,魚龍混雜,為財而舍命殺人者大有人在。別說是100萬的“天文”懸賞,1萬塊的酬金就能雇到替人殺人的“勇夫”。能像何鴻燊那樣出手闊綽、緝殺兇手的富豪,當時沒有幾個。
雖然家人和朋友們都替何鴻燊捏了一把汗,但何鴻燊照常在澳門進進出出,身旁身后連一個保鏢都沒有。他對家人說:“這有什么可怕的?他們揚言打死我,未必能打死我。他即使能取我性命,48小時內馬上就會有人來取他的狗命。讓那些不怕死的都來吧!”
就這樣,令人恐怖的“八大條”在何鴻燊的面前,瞬間土崩瓦解了。
當何鴻燊喊出“讓那些不怕死的都來吧!”的時候,就注定他將是澳門未來的賭王。何鴻燊之所以是“一代賭王”,并不僅是媒體對他的冊封,還因為他有王者氣質,他的自信、霸氣、勇敢、毅力等,是他行走澳門江湖幾十年不倒的根基。一個創業者如果沒有些“讓那些不怕死的都來吧!”的精神,是很難成大事的。對一個想要成大事的人來說,事業就意味著生命,生命就意味著勇敢。
一種獻身精神,一種自信,一種執著,成就了何鴻燊的霸業。其實每一個想成大事者都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人、想做的事。當代企業家馮侖認為:“人有時無法成為夢想中的自己,但只要生命還存在,還是會有機會實現的。在實現預期夢想的過程中,被社會、生計以及偶然事件打亂,人們會改變一下方向,但最終夢想還是有實現的一天!”“中國的環境有時候挺撮火,有時候真的會很江湖、很野蠻的,但人往往也是會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很堅強,很有韌勁兒。”
確實,亂世出英雄,有魅力的領袖是在最混亂的時代奮斗出來的,在按部就班的地方哪能出現魅力領袖呢?制度的魅力不存在,就出現了英雄的魅力,英雄取代制度來維持秩序。因此具備一種強大的內心力量、樹立堅定的信念,具有舍身忘我的勇敢氣場,是在中國取得成功的極其重要的因素。成大事者一定要使自己擁有足夠強大的勇氣,這樣不僅不會被淘汰掉,而且可以成為站在潮頭的人。
李興浩是我國空調業“四大天王”之一,敢向全球空調業叫板,當年手簽一張白條能當800萬支票在供貨商間流傳,他的故事也特別“提氣”。
李興浩出生于廣東佛山,1972年高中畢業之后務農,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南方刮起后,他開始辦廠,制衣、塑料、五金、電子、電器,大大小小、前前后后有十幾家。1989年他開起空調維修店,一年后成了維修中心。1992年他與臺商合資辦起了志高空調廠,剛開始發展良好,但不久就遭遇了危機。
那是1996年8月,志高空調集團所在的佛山南海里水鎮,整個鎮子好像都籠罩著一種不安。人們臉色凝重,小道消息已傳遍全鎮——臺商因分歧已經撤走了資金,銀行凍結了賬戶,李興浩手下重臣總經理也要辭職,看來志高廠是挺不下去了。只要志高一垮,全鎮的興隆景象也會煙消云散。許多職工的眼睛,還有鎮上人的眼睛都在搜尋著李興浩,想從他那兒猜測吉兇。
其實這幾天李興浩在清遠的一個溫泉賓館,召開了一個決定志高廠生死命運的會議,來開會的都是討債的供貨商。
李興浩的開場白很有悲壯感:
“請各位朋友來這里開會很不容易,這里有很好的溫泉,可是要走很崎嶇的路,今天的情況就像這溫泉,只有先開發才有回報,不開發就不可能有回報。我把我的戰略說給諸位聽聽,信不信,投不投資,請各位仁兄自己拿主意……”
也許是李興浩的直面現實和情真意切,也許是提出的戰略的確可行且可信,第二天的會議剛開始,贊助的錢就夠志高用2年了。當時竟還有人拍著他的肩膀說:“老李,給志高的貨一年后再收錢!”
李興浩給供貨商打了張欠款800萬元的白條,沒有人懷疑其價值,甚至還在幾個供貨商手里流通,最后在1998年又回到了李興浩手中:這般融資傳奇或許也只在出過黃飛鴻的、俠義精神濃重的佛山、在李興浩這兒才能夠發生。
一年后,志高空調連續7個月保持50%的快速增長,并且跨進了國內空調業的“四大天王”的方陣。
2002年,志高空調出口量已居國內第二位,5個月后升至第一位,以至于流傳著“志高海外名氣大于國內”的說法。
2004年雅典奧運會空調招標,它擊敗幾個國際頂級品牌奪標,2萬臺志高空調被安裝在奧運會場館內外。
志高空調的整機、壓縮機包修6年,并免費提供配件,開始時有人認為是炒作,后來證明是真的。
“我一年投進幾個億,建了12個國家級的實驗室,世界級的實驗室有6個,我要做世界最好的空調!”李興浩的勇敢自信,讓國人誰聽了都提氣!
沒有些舍身忘義的精神,沒有些豪氣沖天的俠氣,沒有些肝膽相照的友誼,是很難取得創業成功的,尤其是在中國的環境里,人脈就是財脈,信譽就是魅力。而“讓那些不怕死的都來吧”這樣的勇氣,才會產生強大的號召力和人氣,也就是人脈和信譽,如此,走向創業輝煌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成大事者需要勇氣,在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很多人,很多人都在奮斗,而如果你想脫穎而出,必須要具備些“讓那些不怕死的都來吧”的精神。中國古代兵法講究“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等,其實也是道理。
上一篇:成功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難
下一篇:擺脫騷擾大法:反用中傷VS讓對方更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