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性焦慮癥的概念
張辛正在讀小學三年級,和班級里其他同學的無憂無慮不同,他擔心的事情很多:他擔心自己考試不能取得好成績,回家會被爸爸媽媽批評;在考試的前一個晚上因為擔心自己次日會遲到而徹夜不眠,結果導致考試的時候頭昏腦漲;擔心自己不能與小妹妹好好相處,為此始終離小妹妹遠遠的;擔心作業(yè)上出現錯誤,被老師打一個大大的叉號;擔心自己在體育通關上不能達標……就連中午吃飯的時候,看到魚肉,他也因為擔心有刺而索性把魚肉丟掉,一口都不吃。不得不說,張辛擔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正因為如此,他在生活中才如同一個套中人一樣,總是小心翼翼,不能敞開手腳去做很多事情。
一開始,媽媽覺得張辛很懂事,是因為考慮全面才會這樣,后來看到張辛束手束腳,就連很多簡單的事情也不敢去做,不敢承擔責任,又看到張辛因為總是否定和擔憂自己而變得精神恍惚,這才意識到張辛的精神出了問題。媽媽帶著張辛看了心理醫(yī)生,這才知道張辛患有廣泛性焦慮癥。
人活著,的確要面對很多危險,但是這些危險未必會真的發(fā)生,或者即便發(fā)生,也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因為要躲避危險就放棄做很多事情,否則人生就會變得空白。在上述事例中,張辛顯然對潛在的威脅和恐懼過于敏感了,這就給張辛拉響了假警報。在這種情況下,張辛的憂愁和焦慮與日俱增,根本無法做好更多的事情。廣泛性焦慮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會常態(tài)化,成為生活的一種模式,為此很多患有廣泛性焦慮癥的孩子都無法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地緩解焦慮。廣泛性焦慮癥還特別敏感,很多患有廣泛性焦慮癥的孩子未必真的遭遇了多少不如意,相反,他們的生活有可能很美好,只是因為他們不知足,也無法控制內心的恐懼,所以才會導致廣泛性焦慮的發(fā)生。
在對廣泛性焦慮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們不妨再從專業(yè)性角度對于廣泛性焦慮進行理解,相信這樣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會對我們起到有效的作用。所謂廣泛性焦慮,第一個特點就是失去控制,而且已經超過了正常的限度。為此患有廣泛性焦慮的人總是草木皆兵,任何無關緊要的事情都能引起焦慮,為此他們常常會陷入焦慮狀態(tài)之中無法自拔,也會因為想象力的無限生發(fā)而變得很緊張,甚至無法遏制那些糟糕的念頭從自己的心中冒出來。當孩子患有廣泛性焦慮的時候,他們就會擔心每一件事情,而且對于所有事情都設想了最糟糕的結果。為此患有廣泛性焦慮癥的孩子往往也伴隨有神經衰弱的癥狀,因為他們思慮過多,而且沒有辦法緩解自己的緊張和抑郁。過度的焦慮還會給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困擾,他們常常失眠,甚至感到頭痛,這一切都是焦慮在作怪。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對于人生中經歷的那些事情,我們根本不可能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地去做,我們更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完美。遺憾的是,廣泛性焦慮癥的孩子以為自己能夠做到,為此他們總是過度追求完美,總是苛刻要求自己,不允許自己犯任何錯誤。長期讓自己的神經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他們受到更嚴重的焦慮折磨,所以每一個患有廣泛性焦慮癥的孩子一旦被確診,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緩解自己的焦慮癥狀。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用在廣泛性焦慮癥孩子身上同樣適用。
上一篇:平衡好你的角色關系,是幸福生活的關鍵所在
下一篇:引導壓力轉化為動力,從而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