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開青春期孩子心中的性困惑
這天,曹太太聽見女兒小潔躲在房間哭,就推開門進去,問清緣由后,才知道是這么回事:才15歲的小潔和班上的男生東東談起了戀愛,可對愛情懵懵懂懂的兩人都不知道談戀愛應該是什么樣子,兩性之間的知識更是少之又少。一天,小潔被東東吻了,但接吻之后,兩人便后怕起來,“我這樣會不會懷孕呢?”小潔惴惴不安,“應該不會吧,我也不太清楚。”東東對此并不確定。從此以后,小潔總擔心自己會懷孕,一有身體不適,便以為自己懷孕了,背著思想包袱,從此成績一落千丈。
心理導讀
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每個孩子都會遇到不少的困惑,除去學業的壓力,種種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也會始終纏繞在他們的心頭,到了青春期之后,他們對性的困惑更加強烈,這些困惑讓他們難以啟齒,卻又往往不知所措,于是自己看書、私底下問同學等便開始悄然蔓延……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后具有健康的性觀念和性行為,但每個父母都不知道該怎樣去教。“怎么說得出口呢?”他們想,“要是有一個這方面的好老師就好了!”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啟蒙老師,只有及時、恰當地解出孩子這些困惑,孩子才能撥開心中的疑云,健康、快樂地成長。
專家建議
建議1 客觀、不帶主觀感情地為孩子進行性教育
比如當孩子向你提出類似“為什么男女身體不一樣”等問題時,你首先要記住的是放松、自然,因為孩子問這類問題純屬好奇,你沒必要感到尷尬或不安,也不要表現出你想完全回避這類問題。
而對于答案,簡單易懂就行,不需要長篇大論,因為他對綜合性的知識講座毫無興趣。如果你對這種簡單回答也有點束手無策的話,現在書店里有很多適合不同年齡孩子性教育的書籍和雜志,建議你購買一本,選擇有關能回答他提出的問題的章節、文章讀給他聽,其中那些能幫助他理解生命現象、男女性別的差異等問題的插圖也可以給他看。這樣,當孩子再問起這類問題時,你會感到自在得多。
建議2 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愛”
如果父母每天的言談舉止相親相愛、溫馨和諧、相互贊賞,無疑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因為孩子們理想中的異性原型對應的正是他們的父母。擅長察言觀色的他們正好借此深刻領悟到父母之間的幸福、美滿的男女關系,并在長大后如法炮制。
建議3 告訴孩子什么是性行為
青春期的孩子都聽過這個詞,但基本上都認為性行為就是性交,其實不然。
性科學研究按照性欲滿足程度的分類標準,將人類性行為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核心性性行為,即兩性性行為;二是邊緣性性行為,如接吻、擁抱、愛撫等;三是類性行為。
一般人們往往會狹隘地把性行為認為僅是性器官的結合。性行為并不只意味著性交,觀看異性的容姿、裸體,色情節目,接吻,手淫,閱讀色情小說等,都是道道地地的性行為。
性行為的含義要比性交廣泛得多,一般說來它包括以下幾種:
(1)目的性性行為,簡單來說,就是性交,它是性行為的直接目的和最高體現。一般說來,人們在性交以后,就滿足了性的要求。
(2)過程性性行為,這是性交前的準備行為,也就是接吻、撫摸等,其目的是為了激發性欲,實行性交。一般來說,性交后的這些動作是為了使性欲逐漸消退,作為尾聲,這也屬于過程性性行為。
(3)邊緣性性行為,這種性行為的范圍比較廣泛,目的也很多,比如,表示愛慕、表示愛慕之心的自然流露,但絕不是為了性交。就另外,這種性行為的形式也較多,如微笑、眼神等,而這眼神、這微笑有時只有兩個人感覺到,其他人是無從得知的。
至于擁抱、親吻,如果是作為性交前的準備,那么是過程性性行為;如果只是愛情的自然流露,不以性交為目的,那么就是邊緣性性行為。
當然,像某些西方國家,把擁抱、親吻作為一般見面的禮儀,那就同性行為完全無關。
當孩子了解這些之后,他們對性也就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心中的種種困惑自然會消除,自然,他們也就知道處于青春期的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了!
上一篇: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沮喪
下一篇:讓孩子成為喬木,而不是溫室里的花朵——王永慶的家教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