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以詩勸后生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退居田園之后,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生活。
有一天,鄰家有個讀書的少年前來向他求教,少年先畢恭畢敬地行了禮,然后虔誠地說:“陶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淵博的學識,但不知您年少時讀書有無妙法?敬請傳授于我,晚輩將不勝感激。”
陶淵明聽后,不禁仰面哈哈大笑,隨即說道:“天下哪有什么學習妙法?只有笨法,全憑下工夫,勤學則進,不學則退嘛!”
陶淵明見少年并不十分懂他的意思,便拉著他的手來到親手耕種的那塊稻田旁,指著一棵稻苗說:“你蹲在這里,認真地看一看,告訴我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
那少年依陶淵明所說,目不轉睛地看了很久,把眼睛都看酸了,仍不見稻苗往上長,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看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道:“真的沒見長嗎?那么,原先矮小的稻秧,是如何變成這么高的呢?”
陶淵明見少年低頭不語,便進一步引導說:“它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同樣道理,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己也不易覺察到進步,但只要我們勤學不輟,就會積少成多。”
陶淵明又指著溪邊的一塊大磨刀石問少年:“那塊磨刀石為什么會有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
“那是磨成這樣的。”少年隨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這樣的呢?”
陶淵明說:“這是我們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磨成為這樣的,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學習也是這個道理,要是不堅持讀書,每天都會有所虧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連忙再向陶淵明行了大禮,說:“多謝先生指教,學生再也不敢要求學什么妙法了!請先生為我留幾句話,我當時時放在心上。”
陶淵明欣然同意,寫道: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上一篇:陌生中建立的友誼
下一篇:顧大嫂智擒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