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無敵,學會寬恕
在生活中,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如果一個人是仁愛之人,那他一定常能理解別人,也常能寬恕別人。而這樣與人為善的人,常常生活得非常舒心、快樂。
學會設身處地地寬恕別人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常事與愿違,有些人發現了別人的一次謊言,馬上就忘了自己曾經說過無數次的謊,不僅立即指出,甚至指責、批評,絲毫不顧及場合,比如,當有人犯了錯誤時,有些人不僅把他貶得一文不值,而且還“揪住不放”。其實,每一個人都會犯錯,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唯有寬恕,才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人善良的一面是主要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迫切地需要友情,但友情的重要基礎是,人一定要退一步,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不要因為與人有異就苛責他人、教訓他人,以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要有“要是我在他的處境,我會怎么做?”的意識。
事實上,人只要有了愛心,學會了寬恕,就能夠更好與他人相處,自己的生活也會更幸福。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圣誕節前一天的傍晚,天空中烏云密布,商店里最后一批顧客正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去。然而,南二街上的舊鐘表店內依然燈火通明,滿頭銀發的店主埃德加正在調整壁爐鐘內的樂鐘。
忙活了一天的埃德加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他童年時生活在加利福尼亞,一位老鐘表匠先給他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的鐘去練習修理,然后逐步對他修理的鐵路用鐘、手表、標準鐘和裝有樂鐘的大鐘一一檢查。看著埃德加的這些“作品”,老鐘表匠爬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位老鐘表匠是埃德加的父親。埃德加雖然雙耳失聰,但在日積月累地修理舊鐘的工作中生活得非常愉快,和周圍的人們相處也其樂融融。在別人眼中,埃德加是一個非常慈祥、可親又樂于助人的人。
埃德加干完了活,站起來準備鎖門關店,這時他突然感到從前門襲來一陣冷風。他轉過身去,準備接待最后一位顧客。但是,進來的是兩個強壯的男人,直覺告訴他,來者不是顧客。那兩個人身著派克上裝和牛仔褲,一個30多歲,另一個近20歲。年輕的那個人停在店門旁,年長的那個人兩眼露著兇光朝柜臺走來。埃德加一邊慢騰騰地把記事本和鉛筆推到柜臺臺面的另一端,一邊盡力抑制著愈來愈強烈的不安情緒。
埃德加朝那張緊繃著的臉微笑了一下,然后用手指指自己的耳朵,搖了搖頭。那人仔細觀察記事本,那張緊繃著的臉露出一絲吃驚的神情,然后轉過身去對他的同伙咕噥了幾句。
埃德加乘機仔細打量那人,他注意到那人插在上裝右口袋中的手在不安地顫抖著,暴露出來者的不良企圖。埃德加非常緊張,但他隨即鎮靜下來,他意識到,這兩個人可能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否則也不會在圣誕節前一天的晚上“光顧”自己這家冷清的店鋪。于是,他慈愛地看了兩人一眼,然后在記事本上寫道:“孩子,我能幫助你嗎?”看到這句話,那人第一次以溫柔的目光看了下埃德加,然后笑了,然而這微笑似乎又夾雜著不懷好意。埃德加也明白那人為什么把他的同伙留在門口,看來這兩個人真的準備鋌而走險對自己“行兇”了。
鐘滴答滴答地走著。這時,埃德加反倒鎮靜了下來,他不慌不忙地又寫了一句:“你是來當鐘表的嗎?”他指指放滿掛表和懷表的“當”柜。埃德加不是典當商,但是,他每當看到一些人把他們心愛的東西放在他面前要求典當時那種可憐的模樣,都會于心不忍地收下。而當貨主來贖取時,這些東西總是原封不動地放在埃德加那里,并且貨主只須付給埃德加當時典當時的價錢,不用付分文利息。
這時,那人稍許放松了些,他把手從口袋里抽出來,仔細看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表,寫道:“這塊表你給我多少錢?”
埃德加發現在他面前的那雙灰色眼睛流露出窘迫的神情。那人腕上的表很普通,不過此時卻擁有了巨大的力量——這是“討價還價”的工具,更是擺脫困境的出路。埃德加理解窮途末路的窘境,他明白這塊表不值多少錢,但他決定幫助他們,并讓他們帶著自尊離開,于是他在記事本上寫道:“你需要多少錢?”那人寫道:“值多少就給多少。”
埃德加把手伸進錢箱,拿出一張50美元的鈔票塞在那人的手中。兩人緊緊地握了一下手。通過這一握手,他們互換了同情和感激。兩人都明白這塊表不值50美元。那人摘下腕表,在轉身離去前寫道:“一旦我有了錢,我會馬上來贖。祝圣誕節快樂!”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別人待自己不好,而從不檢討自己的言行。實際上,只要你足夠寬容,以禮待人,有時,甚至強盜也會被你感動,不忍加害于你。所以,理解別人,寬恕別人,從別人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會使你免遭許多麻煩和苦惱。
上一篇:人間自有真情在
下一篇:從容生活,天寬地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