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北宋文學家。字元之,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出身于清寒的農家。太平興國八年中進士,任右拾遺,直言敢諫,屢遭貶謫,在黃州、蘄州等地當過地方官。有《小畜集》。
王禹偁長期在地方為官,對民生疾苦和社會弊端有較多的了解和較深的認識。他具有進步的文學觀點,推崇“韓柳文章李杜詩”,并努力學習白居易詩淺顯平易的風格,成為宋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他與柳開同時,為反對宋初浮華文風做出了貢獻。
王禹偁的詩歌代表作有《感流亡》、《對雪》、《村行》、《畬田詞》五首等;散文代表作有《待漏院記》、《唐河店嫗傳》等。《感流亡》是王禹偁被貶謫到商州時寫的詩,詩中對走死流亡的饑民寄予深切同情,并表現出為官十年卻難以解民于水火的自愧自責,實際上是對宋代大批魚肉鄉里的官僚的辛辣諷刺。《對雪》、《畬田詞》等五首詩也多表現了詩人羞于為官,關心百姓的思想傾向。王禹偁的《村行》等寫景抒情小詩語言清新,風格明快,富于情趣。散文《待漏院記》擬寫在待漏院等候上朝的官僚的心理活動,刻畫了為公、為私兩種不同的政治態度,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愛僧和對國事的關心。
王禹偁是唐代新樂府運動和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并為歐陽修的詩文革新運動拉開了序幕。
上一篇:王磐 陳鐸 馮惟敏
下一篇:王統照及其《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