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1902—1988),現代小說家。原名沈岳煥,曾用筆名休蕓蕓、懋林等。湖南鳳凰人。十五歲入軍隊當文書等,輾轉于湘川黔三省邊界一帶。為尋求新的知識,新的人生,1922年到北京,經過自學,開始寫小說,自1926年第一個短篇集《鴨子》之后,連續出版了《老實人》、《入伍》、《阿麗思中國游記》(1928)、《虎雛》(1932)、《月下小景》(1933)、《八駿圖》(1937)等,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多產作家之一。現有《沈從文文集》(12卷),收小說、散文、詩、文論等,由花城出版社與三聯書店香港分店出版行世。他的小說取材范圍很廣,都市農村都有所涉及,寫過各種各樣人物,農民、工人、水手、士兵、官吏、紳士、教師、學生……都在他作品里出現過,刻畫得最多最成功的,是他家鄉一帶湘西地方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西南邊遠山村特異的風物民情。神秘的浪漫色彩,濃郁的抒情性和明顯的散文美,形式自由多變,語言自然流暢,使他的小說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中篇《邊城》(1934)是他鄉土風情小說的代表作。它以川湘邊境一個小山城茶峒及附近鄉村為背景,通過一個撐渡的老人和他的外孫女的生活,以及外孫女與城里船總的兩個兒子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著重揭示了邊地民情的樸厚,人性的淳美。老船工忠厚淳樸,五十年來苦守渡船,“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外孫女翠翠,聰明、美麗、純良、熱情,又能信守自己對愛情的選擇;老船總為人大方灑脫,公正無私,他的兩個兒子“皆壯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依勢凌人”;兩人在愛情的選擇和競爭中“既重義輕利,又能信守自約”,不傷兄弟情誼。老祖父突然逝世,剩下翠翠,眾人都能竭誠照顧。總之,在這里,殷實的富戶慷慨好義,貧寒的窮家安分樂生,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友情、體貼和關懷,“一切莫不極有秩序”,儼然一幅“牧歌境界”。作家的目的是積極的,對被封建專制和“近代文明”所造成的腐爛、墮落是不滿的。在他所描繪的“牧歌境界”里,蘊含著作家的沉痛隱憂,表達了作家“尋求”人性美,使人性復歸的理想和熱情,然而,這種已經成為過去”的生活圖畫,是被理想化了的,實際上是不可復歸的幻想。小說圍繞故事著意展開了僻遠山城、鄉村特有的環境、景物、生活風習的描寫,逼真多樣,色彩絢麗,把地方的自然景物和地方的生活習俗細密地結合于一個整體,人景交織,情境融會,創造了和諧的藝術世界,這與小說的旨趣相一致,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沈從文的小說和三十年代左翼作家思想傾向、藝術追求不同,以自己獨特的藝術創造留存在文學史上。
上一篇:汪精衛
下一篇:沈璟和吳江派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