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的共同宣言,規定了重建和平的原則,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因會談在大西洋進行,故史稱“大西洋憲章”。蘇德戰爭爆發以后,反法西斯戰爭面臨新的形勢。丘吉爾和羅斯福都及時表明了援助蘇聯的愿望。鑒于當時美國軍界有人對蘇聯抗戰能力持懷疑態度,羅斯福派顧問哈里·霍普金斯訪問蘇聯,以摸清蘇聯的實際情況。霍普金斯于7月30日到達莫斯科,同斯大林進行了兩次會談,對蘇聯的抗戰決心留下深刻印象,加深了對蘇聯的了解。為了調整英、美關系和重新安排全球戰略部署,羅斯福和丘吉爾決定進行戰時第一次會晤。1941年8月9日,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的阿金夏港的軍艦上舉行會談,史稱“大西洋會議”。霍普金斯匯報了莫斯科之行的情況,促成羅斯福和丘吉爾聯名致函斯大林,建議在莫斯科舉行蘇、美、英三國會議,討論援助蘇聯的具體方案。羅斯福和丘吉爾還討論了軍事行動計劃、美向英提供軍援、日益增長的日本侵略威脅等問題。
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共同宣言,即《大西洋憲章》,規定了關于對德作戰和戰后和平的八項原則:不求領土或其它方面的擴張,反對不符合民族自由意志的領土改變,尊重各民族主權和選擇政府形式的平等條件,促進各國間的經濟合作,戰后重建和平生活,公海自由航行,各國放棄使用武力,解除侵略者武裝和減輕軍備負擔。9月,英、蘇、比、盧、荷、南、波、捷、希、挪和“自由法國”代表在倫敦舉行同盟國會議,討論并贊同大西洋憲章的基本原則。大西洋憲章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文獻,不僅是英、美兩國政治聯盟的標志,而且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它明確提出摧毀“納粹暴政”、維護世界和平、尊重民族主權的民主原則,有利于推動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它成為各反法西斯國家公認的共同行動準則,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奠定了思想基礎,推動了戰爭后期聯合國的建立。
上一篇:大索貌閱與輸籍法
下一篇:大雷雨(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