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民進。愛國民主黨派之一。成員主要是教育界和文化出版界的知識分子。1945年12月成立于上海。馬敘倫、周建人先后擔任中央委員會主席。
民進的發起人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林漢達、徐伯昕、趙樸初、鄭振鐸等,多是抗日戰爭時期留居上海敵占區的文化教育界、出版界的進步知識分子。他們在上海和共產黨合作進行抗日斗爭。在斗爭中形成民主力量的骨干。抗戰勝利后,適應反蔣愛國民主運動的需要,在共產黨領導下,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國民主促進會。基本成員包括馬敘倫所聯系的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和王紹鏊聯系的部分上海工商界愛國人士。其宗旨是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的實現。
民進成立后,立即投入日益高漲的愛國民主運動。1946年5月,為擴大民主力量進行反內戰反獨裁斗爭,民進在共產黨領導下與上海其他人民團體組成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馬敘倫當選為理事。6月,全面內戰如箭在弦,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決定召開上海人民反內戰大會,并組成以馬敘倫為團長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赴南京請愿,呼吁和平。6月23日,上海近十萬群眾在北火車站集會,歡送代表團赴南京,會后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當天晚上,代表團到達南京下關車站時,被國民黨特務圍困毆打,馬敘倫等身受重傷,此為“下關慘案”。1947年底,國統區白色恐怖日趨嚴重,民進被迫轉入地下,主要領導人先后撤離上海,轉抵香港或進入解放區。
1948年5月,民進響應共產黨關于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號召,選派馬敘倫等為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和第一屆全體會議,并把總部遷到北京。建國后,民進以政協共同綱領為政綱,在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建國后,民進組織得到順利發展。會員絕大多數是文化教育工作者,其中百分之七十是中小學教師,還有很多文化出版工作者、師范院校幼兒教育工作者、科技和醫藥衛生工作者、機關工作者等。他們對發展新中國文化事業、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活躍國家政治生活作出了貢獻。民進的領導人和不少成員還擔任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職務,發揮了廣泛團結人民,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作用。
1979年10月,民進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后,以充分調動全體會員和所聯系的知識分子的積極性,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民進在新的歷史時期工作的重點。
上一篇:中國政治協商會議
下一篇:中國民主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