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奢淫逸
【釋義】
原意指驕橫、奢侈、荒淫、放蕩這四種惡習,后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奢侈放縱,荒淫無度。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驕奢淫佚,所自邪也?!?/p>
【典故】
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莊公比較溺愛寵姬生下的兒子州吁。州吁成人后,生活極為放縱奢侈,四處招惹是非,驕橫霸道。衛莊公對他聽之任之,任由他胡作非為。
衛國大夫石碏勸說衛莊公:“我聽說,喜愛孩子的父親,應該以道義來教育他,以防他走上邪路。驕橫、奢侈、荒淫、放蕩的惡習,都是邪惡。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惡習,便是因為父母過度寵溺?!?/p>
衛莊公不聽從他的建議,州吁也越來越放縱自己。不久之后,衛莊公因病逝世,太子姬完登基為君主,就是衛桓公。第二年春天,州吁殺死衛桓公,篡奪了皇位。
州吁是一個殘暴至極之人,名聲很壞,百姓們對他更是恨之入骨。州吁篡位不到一年,石碏便聯合陳國的君主,施計將州吁殺死了。
上一篇:驕兵必敗典故故事|驕兵必敗釋義
下一篇:騎虎難下典故故事|騎虎難下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