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之閣的解釋?公孫之閣的典故與出處
《漢書·公孫弘傳》:“時上方興功業,婁舉賢良。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晉·葛洪《西京雜記》卷四:“平津侯自以布衣為宰相,乃開東閣,營客館,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欽賢館,以待大賢;次曰翹材館,以待大材;次曰接士館,以待國士。……而躬自菲薄,所得俸祿,以奉待之。”后以此典指廣開門路,延攬人才。宋·陸游《賀莆陽陳右相啟》:“登李膺之舟,恍如昨夢;游公孫之閣,尚覬茲時。”宋·秦觀《賀呂相公啟》:“昔陪北海之樽,有同夢寐;今望平津之館,如隔云天。”宋·李廷忠《謝王樞使薦舉啟》:“三鳣地冷,幸依通德之門;一鶚天高,誤入翹材之閣。”
上一篇:傅說托星的解釋?傅說托星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共被之歡的解釋?共被之歡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