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男左女右”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似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這體現在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上公共廁所,男左女右;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禮儀場合,男的在左邊,女的在右邊……
其實,“男左女右”的習俗最早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它來源于我國的古代哲學。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萬物的是“陰”“陽”兩大對立面。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分別。古人將其分類,分大、長、上、左為陽,而將小、短、下、右視為陰。陽者剛強,陰者柔弱。男子體強性剛,屬陽于左;女子體態嬌小,性溫柔,屬陰于右。這一習俗一直持續至今,形成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傳統習慣。如在排座、照相、服裝等都習慣以“男左女右”為序。在傳統禮教中,左為上,象征尊嚴和力量;右為下,象征溫柔和體貼。所以,在佩戴戒指時就有“男左女右”的講究。
除此之外,中醫也講究“男左女右”。在醫學上“男左女右”表示男女生理上的不同。在中醫診脈時候,男子取氣分脈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脈于右手,即使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的習慣。當然,至于“男左女右”是否真的代表男女生理上的不同,則是另一個問題了。
上一篇:為什么說《魏書》“鉤沉致遠”
下一篇:為何喝酒時要“先干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