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禮”指的是什么
男子成年時所舉行的加冠儀式稱為冠禮,它是由遠古時代氏族社會的成丁禮發展而來。
在氏族社會,男女青年發育成熟之前,都要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和學習,等身體發育成熟后,便要參加成丁禮,從而正式成為氏族成員,就可以參加氏族內的各種活動。到了周代成丁禮演變為男子的冠禮,并確定為一項制度。冠禮在漢代備受重視,到了唐代開始逐漸衰落,盡管宋元明三代仍被實行,但遠沒有以前那么隆重,到了清代幾乎完全被廢止。
古代男子在二十歲舉行冠禮。一般滿六歲開始接受基礎教育,十歲開始外出拜師學習。到二十歲時,身體已經發育成熟,知識體系也已經完備,可以在社會上獨當一面,這個時候就可以舉行冠禮了。
舉行冠禮的最佳日子要通過占卜來確定,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冠禮的主賓,還要邀請一些同僚和朋友來觀禮,儀式一般在自家宗廟中進行。
舉行冠禮當天清晨,家里要提前把緇布冠、皮牟、爵牟這三頂帽子分別放在三個竹編的盤里,由三位有司捧著依次站立在臺階上。同時還有三套與冠禮相配的成人衣服,冠者則是一副兒童的打扮,在一旁等待冠禮的開始。
上一篇:“儺儀”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出家”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