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議》對后世有什么影響
唐朝《永徽律》的律文注釋全書被稱為《唐律疏議》。
唐永徽二年(651年),高宗李治命長孫無忌領銜,參考《貞觀律》修訂并頒布了《永徽律》。由于在執行過程中對《永徽律》的律文理解有所偏差,高宗又下令對其進行疏解,每條下都附有說明和解釋,隨律頒行。律疏與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成為唐代官吏審理案件的標準。這部法典當時稱為《永徽律疏》,直到元朝才通稱為《唐律疏議》。
《唐律疏議》是一部儒家倫理化的法典,其律文解釋在疏注詞義的同時又闡明法理,根據戰國以來的封建法律理論,對律文的內容敘述其出處,將其含義加以發揮,并補充其不完備的地方,從而使得唐律內容更加豐富。對律文中難以理解的難題,采用生動的問答方式進行闡釋,辨異析疑,必要時還大量引用書外法令進行補充?!短坡墒枳h》是一部極具代表性的刑法典,是古代律學的瑰寶,成為唐以后各朝封建法典制定和解釋的標準。
上一篇:《周易》的作者是誰
下一篇:《商君書》主要講了什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