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鄧肯論舞蹈藝術》
美國現代著名舞蹈藝術家伊莎多拉·鄧肯著,1928年由美國《舞臺藝術月刊》出版,它收輯了這位現代舞創建者幾乎全部有關舞蹈藝術的信札、隨筆及演說稿,并附有一些與她同時代歐美著名美術家為她作的部分肖像畫。除《鄧肯自傳》外,該書是鄧肯本人的重要著作,是她本人的舞蹈藝術實踐經驗的結晶,表述了她在舞蹈美學方面的基本觀點。
鄧肯舞蹈藝術美學理論的核心即藝術來源于自然,要向大自然學習,舞蹈動作存在于自然界。她說: “我的舞蹈是我的生來之物,是出自天然的。……那只是因為它們同樣來自偉大的自然源泉”。因此她主張純凈的舞蹈,既無芭蕾舞那種無聊的故作姿態,又無黑人那種肉感的瘋顛狂亂的舞蹈,認為真正具有創造才能的舞蹈家“是出于自然的而不是模仿的舞蹈家”。
但她又認為舞蹈來源于自然,還必須高于自然,大自然是藝術的源泉,但“這不等于說,為了獲得一種自然的舞蹈只需要不停地手舞足蹈就可以了。在藝術上,最簡單的東西也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去觀察、去綜合、去創造”。因此“舞蹈家的動作又永遠有別于自然界的任何運動”。它應“表現出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美和力”。
鄧肯認為舞蹈動作來源于太陽神經叢,它是靈魂的塵世寓所。因此舞蹈的秘訣在于喚醒靈魂,靈魂能完全控制身體, “教孩子把自己正在成長的身體置于理智的嚴格控制之下,也就是扼殺他們的熱情和靈感,這無疑是一種罪行!”喚醒靈魂有兩條途徑:其一是“啟發人內心的自然美感”,其二是“來自靈魂又面對靈魂的音樂對人加以熏陶”。舞蹈則是音樂的產物。
她還提倡“人類動作的自然節奏”,因為波浪運動是大自然的基本運動,造成這種運動的原因乃是符合重力法則的引力和斥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她主張解放人體,特別反對那種違反力的法則與動作所表現的畸形人體的芭蕾舞,同時也反對違反自然法則的查爾斯登舞、搖擺舞乃至交際舞等等。
在談到未來的舞蹈時,她說“未來的舞蹈就是往昔的舞蹈,即那永恒的舞蹈,它始終沒有改變,也永遠不會改變”,因為舞蹈“是宇宙中的普遍力量在人類身上的表現”。它合乎自然,合乎力的法則。但未來的舞蹈絕非已往舞蹈的復活,它“是一種新的舞蹈,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
未來的舞蹈家也是身心和諧的人,其靈魂的語言將由身體的自然動作給予表達。她們不屬于某個民族,而屬于全人類。
在談到關于舞蹈深度方面,她認為“真正的舞蹈是一種恬靜的表現,它受制于內心情感的深層節奏”。 “舞蹈動作應遵循這種波浪式節奏,這種上升的,擴展的,有其自身的沖動和后繼動作的節奏,它前后呼應,在融合貫通中達到無限的程度。”這是一個至為重要的和諧法則。
鄧肯對于藝術的根本規律的回答是, “觀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現自然。”
鄧肯認為舞蹈藝術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它所應遵循的根本法則即自然法則。
她還認為“舞蹈是所有藝術中最崇高的藝術。因此舞蹈家的使命就是要表現最道德、最健康、最美好的事物”。 “舞蹈不僅是一門運用人體動作表現人類靈魂的藝術,而且是一種完美的人生觀的基礎。” “把舞蹈僅僅看作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消遣,那是褻瀆舞蹈”。因此,她提倡神圣的而不是世俗的舞蹈,因為前者表現的“是精神要求超越世間萬物的崇高向往”,而后者所表現的不過是肉體的存在和感官的興奮。
她還認為“沒有舞蹈,悲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悲劇中它與音樂及詩歌有著同等的地位,在悲劇和觀眾之間起中介作用,使兩者達到完全協調,這也就是舞蹈的最高理想。
在舞蹈與教育的關系方面,她認為“只有把舞蹈包括在內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
鄧肯的另一寶貴的思想是要求把藝術交給人民,不能只供少數有文化的人娛樂,因為藝術是人類精神上的美酒。
鄧肯雖然用自己的舞蹈沖破了古典流派和傳統的禁錮,完成了一次舞蹈史上的革命,從而使舞蹈藝術獲得了新生,但由于她認為藝術便是宗教,所以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便是藝術家,以及受柏拉圖、盧梭、惠特曼、尼采等人思想的很深影響,因此在她的著作中常常出現宣揚宗教信仰、靈魂的純潔、人類之愛等等的觀點。
鄧肯的舞蹈美學主張成為后來現代派舞蹈的主要美學原則。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謊言的衰落》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鈍吟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