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人物
指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藝術作品中的形象主體。也是藝術家審美創造中注意的中心。這是因為,人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角。藝術作品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只能通過對人物的性格、命運、心理、情感、情緒,以及人物關系的描繪才能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教育作用也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具有審美價值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來完成的。在構成藝術作品(尤其是敘事類作品)內容的諸因素中。人物形象也占有特殊的地位:人物是題材的第一要素;人物的性格、命運是揭示主題思想的主要材料;人物、人物活動及其相互關系是構成作品情節的基礎。人物形象在藝術作品整個形象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僅為古今中外的藝術實踐所證實,而且一再被歷來的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所強調,黑格爾認為“性格就是理想藝術表現的真正中心”。丹納認為“人物是作品構成的第一個要素。”因此,在藝術作品的創造中,是否肯定人物在形象結構中的主體地位,人物是否成為藝術家注意的中心。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是決定創作成敗的關鍵。
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一般人物形象和典型人物形象之分。一般的人物形象可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典型人物卻是在更加深廣的程度上反映社會生活,具有高度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只有創造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而又具有深廣的社會概括性的典型人物,才能使作品獲得深刻的社會意義和高度的藝術價值。典型人物是人物創造達到高度成就的表現。同時,由于“人創造環境”, “環境也創造人”,一定的環境,尤其是社會環境是促使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發展的外在條件和基本因素,因此,典型人物的創造又離不開對“環繞他們,并促使他們行動”的典型環境的描繪。只有再現出環境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動的,能體現一定時代社會本質和歷史發展趨向的具體生活歷史的環境,人物的思想、性格、行為、活動、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內在邏輯和依據。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美學要求。
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歷史性,時代性。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不同時代的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也有不同的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的文藝“應該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同時也應該努力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在描寫和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豐碩的成果。”這是新的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新的歷史使命。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人本心理學美學
下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