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美國新超現實主義*的代表詩人。早期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后期與羅伯特·勃萊*、梅爾溫交往,受到歐洲和拉美超現實主義*作家的影響。早在50年代末,他已出版了幾部詩集,與羅伯特·勃萊一起創辦了一個不定期的雜志《五十年代》(后稱《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同名出版社、翻譯和評介外國作家的作品,出版新詩。他與勃萊一起發表了《獅子的傳說和眼睛》,在選集里最著名的一首是他的《在明尼蘇達松島威廉·達非農莊的一張吊床上躺著》。
賴特的詩反映現實、批判現實的傾向很明顯。如他的著名詩篇《幸福》中用抒情的筆法描繪兩匹被鐵絲網圈在牧場里的印第安人的小馬。比喻至今仍然困在“居留地”中的印第安人。當然詩人何只限于為印第安人的遭遇感到內疚和痛苦,他是想用正義感驅使人們為他們意識中的“幽靈”的自由、平等而大聲疾呼。《讀了一卷壞詩,心情抑郁,乃向閑置的草場走去,夾昆蟲來作伴》結尾給我們帶入奇幻的意境,挑逗我們的想象,留下耐人尋味的余音。賴特晚年的詩有十足的中國風格。如《冬末,越過泥潭時,想到了古中國的一個地方官》是仿白居易的詩。賴特的詩一般不晦澀,詩風清新,抒情氣息很濃,新的手法雖給他的詩蒙上一種神秘感,但也往往能使他的詩含義更加深刻。
上一篇:賴斯,愛爾默作品分析
下一篇:赫列勃尼科夫,威烈米爾·弗拉基米洛維奇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