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增渝
希門涅斯
小小的柏拉特羅(1),綿茸茸的,又滑又嫩——柔軟得緊。摸摸他,還以為他一根骨頭也沒有,全是棉花造成的呢。只有黛玉鏡似的眼睛是硬的,象兩顆黑水晶的甲蟲。
我放松他,由他亂跑,他便直奔到草原上。他用鼻子柔和地,輕輕地擦著那些水紅色、天藍色、金黃色的小花。我低聲喚他:“柏拉特羅?”他就欣悅地快步向我奔來,仿佛在笑,一副樂極忘形的樣子。
我給他什么他便吃什么。他喜歡吃桔子,琥珀色的麝香葡萄和滴著水晶蜜的紫色無花果。
他柔順可愛得象個小男孩、小女孩,卻又強壯、堅實得象一塊石頭。星期天,我騎著他,穿過城邊的小巷,穿得干干凈凈、慢慢走著的鄉下人便會站定來看他。
“他是鋼打成的。是鋼和水銀打成的。”
(傅一石 譯)
希門涅斯是西班牙著名詩人,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柏拉特羅與我》是他的一部具有世界聲譽的散文詩名著。書中以充滿詩性畫意的筆觸描寫詩人和小毛驢柏拉特羅在故鄉莫圭爾鎮的生活。這本書的英譯者維廉·H·羅伯特斯將它與偉大的西班牙古典名著《唐·吉河德》相提并論,認為它和后者一樣,也是老少咸宜的,“年輕人喜歡它的故事,年紀大的呢,則在敘述之外,去尋找作者對人類與世界的意見”。羅伯特斯還指出:“這兩本經典之作,都有一個被崇高的動機所促成的游俠形象……塞萬提斯的英雄,是由正義的理想所指引的,而指引《柏拉特羅與我》的詩人的理想的卻是美。兩個作家都敏銳地意識到世界的不公平,但小說家的態度主要是道德的,詩人的態度卻基本上是美寫的。”(《英譯本序》)
這里選錄的希門涅斯的散文詩都出自《柏拉特羅與我》這本書。《柏拉特羅》是書中的第一篇文字。作者以滿懷柔情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他心愛的小毛驢:從它的形體到它的脾性神態,從它的柔順可愛到它的強壯堅實。字里行間不僅溢滿了作者對小毛驢的喜愛,而且顯示出他們之間那種心心相印的態度。這種態度在全書中到處有生動的體現。正如羅伯特斯所說:“詩人視柏拉特羅為自己親密的朋友。這頭驢子跟詩人是那樣密切地互相認同,有時仿佛是詩人的一個變體的自我。很多他與柏拉特羅的談話可以解釋為一種內心的對話,或是與自然的交談。柏拉特羅事實上可以視為整個自然的一個象征。”(同上)
《柏拉特羅與我》這本書寫成于1917年。當時希梅內斯已從馬德里繁忙活躍的文學生涯中脫身回到故鄉莫圭爾鎮度過了第六個年頭。平靜的鄉居生活和美滿的婚姻使他的藝術追求發生了變化,他的作品逐漸擺脫現代主義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柏拉特羅與我》的優美抒情、流暢自然,正是這種風格的突出代表。
上一篇:《枯枝與鮮花》鑒賞
下一篇:《柔和的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