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5】耶魯大學公開課:政治哲學
(〔美〕史蒂芬·B·斯密什著,賀晴川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26萬字,2015年3月第1版,39.8元)
△共12章:[1]為什么是政治哲學?[2]安提戈涅與沖突的政治;[3]蘇格拉底與經(jīng)過省察的生活;[4]柏拉圖論正義與人的善好;[5]亞里士多德關于政制的政治科學;[6]圣經(jīng)中的政治;[7]馬基雅維利與建國的技巧;[8]霍布斯的新政治科學;[9]洛克與憲政的技巧;[10]盧梭論文明及其不滿;[11]托克維爾與民主的困境;[12]捍衛(wèi)愛國主義。
〇哲學曾經(jīng)被理解為一種愛欲的行動。研習政治哲學,或許就是對這種愛欲的最高禮贊。
〇蘇格拉底說:“一個未經(jīng)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過的生活”。
〇正是對名譽和超凡出眾的強烈的愛,引導著某些男人和女人在公共生活中追求自己的野心。
〇亞里士多德說:“人出于自然就是一種政治的動物”。
〇最重要的藥方是法治。法律確保所有公民得到平等對待,以免一人、少數(shù)或多數(shù)人恣意專政。
〇兩種血質(zhì)。馬基雅維利:“因為在每一個城市里都可以找到兩種互相對立的血質(zhì):一邊是人民不愿意被貴族統(tǒng)治與壓迫,另一邊是貴族要求統(tǒng)治與壓迫人民”。
〇霍布斯《利維坦》。英語世界第一部,也是迄今最偉大的政治哲學著作,幾乎創(chuàng)造了英語政治理論的慣用語匯。他對人的本性看得很低,但他的一生似乎都有著數(shù)不清的樂趣和幽默。
〇當今我們最熟悉的現(xiàn)代國家的表述是由約翰·洛克提出的。他的著述似乎被托馬斯·杰弗遜全盤吸收進了《獨立宣言》,以至于人們經(jīng)常認為,洛克差不多算得上是美利堅建國一代的名譽成員?!墩摗??!耙磺袡?quán)力源于人民”。
〇盧梭《社會契約論》開篇就是一句煽動性的話:“人生來是自由的,但卻無處不身戴枷鎖”。
〇托克維爾的老師帕斯卡爾(17世紀一位宗教哲學家),認為:“一滴水,一口氣,就足以致人于死地。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最脆弱的東西。但是,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p>
〇政治哲學的偉大傳統(tǒng)認為,愛國主義是一種能使人變得崇高的情感。
〇鐫刻在耶魯大學布蘭福德學院紀念大門上:“為了上帝,為了國家,為了耶魯”。
(2018年1月6日晚10:10閱畢)
上一篇:老樹春深更著花
下一篇:血緣與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