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鄧永忠
有些離奇的夜晚,是花兒都有靈魂,
在疲萎的空氣里飄動著微微悔恨,
乘著一聲長嘆的緩慢、沉重的潮汛,
最守秘密的心兒也涌來死在嘴唇。
有些離奇的夜晚,是花兒都有靈魂,
我過這些夜晚呀,纏綿得象個女人。
有些明朗的早晨,頭戴著玫瑰花叢,
靈魂兒活潑潑的,象巖間流水淙淙,
心兒象復活節(jié)的鐘聲彌漫的天空,
肉,沒有一點污玷,靈,沒有一毫隱痛。
有些明朗的早晨,頭戴著玫瑰花叢,
我過這些早晨呀,快活得象個兒童。
有些凄涼的日子,倦于人生的體驗,
心兒坐在包袱上象已經活了千年,
最親愛的過去也象個褪色的臺面,
一個戲子跳踉著,又模糊又很可憐,
有些凄涼的日子,倦于沉重的體驗,
我過這些日子呀,腰彎得象個祖先。
有些懷疑的深夜,煩憂絞得你心疼,
靈魂兒往下深入,直到旋梯的底層,
臨著可怕的無窮而神色慘淡陰森,
感到深淵的風起而駭然退縮逡巡!
有些懷疑的深夜,煩憂絞得你心疼,
我過這些深夜呀,冥冥中象個死人。
(范希衡譯)
(法國)薩曼
詩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照見自己,詩也是詩人心靈的歷史,詩人創(chuàng)造的是他自己的世界。假如我們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詩,那么法國詩人薩曼這首《有些離奇的夜晚……》可說是一首十分優(yōu)美、美得讓人心顫的心靈之詩。
有人說,詩是人類心靈與外界用一種特殊方式交流的結果。與薩曼的心靈相交流的是一些什么樣的“外界”呢?用了諸如“神奇的”、“明朗的”、“凄涼的”和“懷疑的”這樣幾個普普通通的形容詞,詩人便給我們展示了一些各不相同的日子。在不同的日子里,心靈顫動的節(jié)奏以及由此給人的感受便絕然殊異。第一節(jié),“有些離奇的夜晚,是花兒都有靈魂”,這是一個比較外顯的比喻,這夜晚如此神奇,居然連花兒都稟有了靈魂,接下來排列的一系列意象,都著意在“神奇”二字上;第二節(jié),詩人筆鋒一轉,寫的是“有些明朗的早晨”,“靈魂兒活潑潑的,象巖間流水淙淙”,儼然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世界,氣氛歡快熱烈,可接下來的兩節(jié),卻用最沉滯的詞語將我們帶入一個叫人煩憂揪心的境地,“臨著可怕的無窮而神色慘淡陰森,/感到深淵的風起而駭然退縮逡巡!”整首詩給人的感覺仿佛經歷了一次令人暈眩的跳躍。這便是詩人薩曼那顆精細、敏感得象女人一樣的心靈與自然界交流的結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感覺雅致而又靈巧,詩句間流溢著夢幻和憂傷感懷的情結,很能制造“象征氛圍”。詩人把自己的生命信息輸送到無理智、無思維的外界之中,將心中翻滾的色彩噴出來涂染對應的景物,使讀者感受到一種朦朦朧朧的情緒,詩的暗示功能在此顯出了它的威力。
不過,薩曼的這首優(yōu)美的小詩讀下來,給人的感覺是它與傳統(tǒng)詩還是相去不遠:它的象征是比較明晰的,并不晦澀,也不算奇特,它從雨果那里取來的靈性要比從波德萊爾那里取來的為多。
上一篇:月下
下一篇:有加利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