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庾信·鏡賦》原文鑒賞
天河漸沒1,日輪將起。燕噪吳王2,烏驚御史3。玉花簟上,金蓮帳里4。始折屏風,新開戶扇。朝光晃眼,早風吹面。臨桁下而牽衫5,就箱邊而著釧6。宿鬟尚卷7,殘妝已薄。無復唇珠8,才余眉萼9。靨上星稀10,黃中月落11。鏡臺銀帶,本出魏宮12。能橫卻月13,巧掛回風14。龍垂匣外,鳳倚花中。鏡乃照膽照心15,難逢難值。鏤五色之盤龍16,刻千年之古字。山雞看而獨舞17,海鳥見而孤鳴18。臨水則池中月出,照日則壁上菱生19。暫設妝奩20,還抽鏡屜21。競學生情22,爭憐今世23。鬢齊故略24,眉平猶剃25。飛花磚子26,次第須安27。朱開錦蹋28,黛蘸油檀29。脂和甲煎30,澤漬香蘭31。量髻鬢之長短,度安花之相去32。懸媚子于搔頭33,拭釵梁于粉絮34。梳頭新罷照著衣35,還從妝處取將歸36。暫看狒系37,懸知纈縵38。衫正身長,裙斜假襻39。真成個鏡特相宜,不能片時藏匣里,暫出園中也自隨。
【注釋】 1天河:指銀河。天色將曉,故銀河漸逝。2吳王:指春秋時期的吳王闔閭。據《越絕書·吳地傳》載:秦始皇十一年,守宮者持火照燕,失火燒毀吳王宮。3御史:指漢御史大夫朱博。《漢書·朱博傳》載:博為御史,府中有柏樹,其上常棲野烏數千。4金蓮帳:一種豪華的帷帳。5桁(hang):衣架。6釧(chuan)手鐲。7宿鬟:前夜梳好的發髻。8無復唇珠:謂涂于唇上的化妝之物已消失。9眉萼:眉額間的妝飾物,形如梅花萼。10靨(ye):臉上的酒渦。六朝婦女往往于面上涂貼黃色妝飾,其狀如星。11黃:涂貼于額上的妝飾物。12魏宮:指戰國時期的魏國王宮。13卻月:釵名。《女紅余志》載:燕昭王賜旋娟以金梁卻月之釵。14回風:扇名。見《西京雜記》。15照心照膽:《西京雜記》載:秦咸陽宮有方鏡,人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女子有邪心,以鏡照之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之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16鏤:雕刻。17山雞:《異苑》載:山雞愛其羽毛,映水則舞。魏武帝時,南方獻山雞,置大鏡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累死。18海鳥:本名愛居,似鳳。范泰《鸞鳥詩序》:罽賓國君得鸞鳥,欲其鳴而不得,懸鏡照之,鸞睹影而悲鳴。19菱生:言壁上照影如菱花。20妝奩(lian):盛化妝品的匣子。21屜:抽屜。22生情:在此指動人的情態。23憐:愛。今世:指當代帝王。24故:故意。略:修整。25剃:剃去眉毛。26飛花磚子:即花磚。27次第:依次。28朱:紅色。錦蹋:錦繡的地毯。29黛:青綠色的畫眉之物。檀:即檀木。30甲剪:即甲香,一種飾面之物。31澤:香澤。32相去:指距離。33媚子:一種首飾。搔頭:指玉簪。34釵梁:一種首飾。粉絮:用綿做成的粉撲。35著衣:鏡名。《東宮舊事》:“皇太子納妃,有著衣大鏡。”36取將歸:謂把鏡拿來,隨身攜帶。37狒系:系鏡的絲繩。38懸知:料想。纈縵:這里指發髻。39假:憑借。襻(pen):衣上的扣襻。
【今譯】 夜空上的天河漸漸隱沒,一輪初日即將從東方升起。燕子的喧噪喚醒了吳王,群烏的號叫驚起御史。躺在金蓮帳里花簟席上的女子已醒,把屏風折起,門扇打開。朝霞晃耀人眼,晨風迎面吹拂。她走到衣架前穿衣,來到奩匣邊取出金釧戴好。前夜的發髻還卷著,臉上的脂粉卻已經淡薄。口唇不再象珠玉般澤潤,額眉間只留下梅花妝的萼痕。面頰上涂貼的金星稀疏了,額頭上圓月般的妝飾也脫落,鏡臺飾著銀帶,原出自魏宮。鏡臺上還放著卻月釵,掛著回風扇。一邊是龍形的掛鉤伸出匣外,一邊是鳳狀的鏡架倚偎著花朵。神奇的鏡子能照見人的肝膽,實在舉世罕見。鏡子還雕有五色盤龍,及千年古字。在這鏡前,山雞會獨自起舞,海鳥會顧影悲鳴。池水映照在鏡面,猶如捧出一團明月,在陽光下以鏡照壁,則壁上會留下菱花般的投影。
安排好梳妝用的鏡匣,拉開鏡屜準備梳妝。女子努力作出動人的情態,邀取當今帝王的歡心。已經很整齊的鬢發還要故意修整,本來就很平的眉脊還要再剃一剃。花團錦簇的方磚,按次序構圖分明。鋪好朱紅色的繡錦地毯,黛石蘸上用油和好的檀灰。潤面涂唇用甲煎香脂,護發油膏用香蘭浸成。對鏡度量鬢髻的長短,仔細安排插花的距離。把媚子懸掛在玉釵上,釵梁用撲粉擦的很光潔。梳罷頭在著衣大鏡前照視,又從梳臺取過一面小鏡。看一看鏡上的小系繩,照一下發髻是否合心意。衣衫端正顯得身材修長,斜披的裙裾有扣襻牽合。人與鏡實在太相宜了,不可把它藏在鏡匣里片刻,即便是暫時到花園中走走,也必須帶上它。
【集評】 許槤《六朝文絜》:“選聲陳色,此造極巔,吾于子山,無復遺恨矣……。旖語閑情,紛蕤相引,如入石季倫錦步障出,令人心醉目炫……。婉約微妙,嫵媚可憐。昔人評開府文謂其辭生于情,氣余于采,信然。”
【總案】 此作雖題名曰“鏡賦”,但它實際令讀者看到的卻是一幅美人晨妝圖。就這一點而言,它與當時那“宮體”之作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從藝術構思的角度講,它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種獨到之處就在于它的新奇與巧妙。作者雖寫鏡,不過極少正面靜性的鋪陳,而是通過刻畫美人的晨妝對其加以側面描述。由于作品把人物在鏡前的各種動作表現的都很細膩,尤其是作者憑自己豐富的學識修養,極巧妙而自然地運用了一些典故,這便使得作品除呈現出艷麗的宮廷遺興色彩外,又包含了一定的歷史趣味。
上一篇:《先秦散文·國語·重耳婚媾懷嬴(節選)》原文鑒賞
下一篇:《先秦散文·孟子·陳仲子廉士》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