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之“古文”,是指駢文與制義文之外的文言散文,此書包括了傳、記、論、書、序、表、詔、贊、碑文、墓志銘、散賦、疏、策、祭文、寓言等,體裁十分完備。《古文觀止》之“觀止”一詞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之“季札觀周樂”(見《古文觀止》卷二):“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謂:“我所觀賞的樂舞已達到最高境界,如果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所以“觀止”有觀賞到極致、高境界之藝術的意思。此書借用此詞,是對所選古文思想內涵與藝術境界的高度贊譽。
《古文觀止》是自清代以來最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該書是由清代吳楚材、吳調侯二人所選編,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一部優秀的古文讀物。自刊行以來已有三百余年,雖然年代久遠,但不曾枯竭,對一代一代讀者,始終具有新鮮感,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古文觀止》的選文,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222篇,分為12卷。所選文章注重題材和文體風格的多樣性,不僅有史傳、論說文,還有見聞札記、山水游記、雜文小品和其他應用文,大體上反映出我國古代文章絢麗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還編選了少量歷代傳誦的著名駢文和韻文。它沖破了駢散之分的束縛,不僅選散體古文,對于駢體古文之精華也沒有忽略,雖僅區區幾篇,但可見古文發展演變之印跡,不能不說這種觀點是相當高明的。這本書里的水光山色、弓戈劍戟、長吁短嘆,掩不住的總是濃濃淡淡的血痕。當他們在人生旅途上目光凝重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些遠古的文字,記住了一些人,也讓一些人被后人記住了。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古文觀止》之所以以散文為主,兼取駢文。基本上均為歷代傳誦名篇,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從這點來看,《古文觀止》是一部形象的歷代散文大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發展歷程。在編排上,全書按時代先后分為7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重點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縱觀古文發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個作家的不同風格。加上入選的文章多屬久經傳誦的佳作,所以此書廣為流傳至今。
上一篇:忍學經典
下一篇:古文觀止精選文章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