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20
小說《虹》的續篇,和《虹》一起被公認為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小說延續和深化了《虹》的主題,進一步探索了在荒蕪冷漠的工業社會里建立人與人之間完美關系的可能性。厄秀拉在當地一所公立中學任教,妹妹古德倫從倫敦一所藝術學校畢業后在同一學校任工藝教師。姐妹倆在一次婚禮上結識了本地學校督察伯金和煤礦主杰拉爾德。起初,厄秀拉和伯金相見恨晚,而古德倫和杰拉爾德則一見傾心。然而,伯金又與貴婦人赫梅爾妮關系曖昧。在經歷了一系列感情波折后,伯金中斷了與赫梅爾妮的關系,與厄秀拉成婚。婚后,伯金并不滿足與厄秀拉的兩性關系,于是向英俊健美但精神空虛的杰拉爾德示愛,試圖追求一種所謂的“血誼兄弟”般的同性關系。而杰拉爾德對這種關系則感到手足無措。同時,他與古德倫的關系也出現了裂痕。他的傲慢、自私和冷酷使古德倫大失所望,兩人經常發生沖突和爭吵。在阿爾卑斯山區度假期間,古德倫投入了一位德國頹廢藝術家的懷抱,從而使兩人的關系進一步惡化。杰拉爾德在絕望中獨自出走,最后葬身于深山雪谷之中。小說結尾時,古德倫遠走德國,而厄秀拉和伯金則去了意大利。小說中兩對青年男女悲歡離合的戀愛經歷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愛情觀和人生結局。作為知識分子,伯金很希望實現“男女借著互相對立以不失去自己個體的均衡關系,而達成超越愛情”的理想。雖然厄秀拉一開始并不了解,甚至感到反感,但后來當兩人在激烈爭執時,她忽然理解了對方的思想,于是她毅然辭職,與伯金一起去尋求他們理想中的和諧世界。而杰拉爾德則代表著英國新一代資產者。雖然他男性化的肉體、頑強的意志力和過人的膽識深深地吸引著古德倫,但他“以純粹機械原理來適應生活”的人生信條,必然與古德倫強烈的自我意識發生沖突。理性的殘酷最終只會扼殺情欲帶來的歡愉,使人從肉體上和精神上趨于死亡。
上一篇:英國《《戀情的終結》》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恩底彌翁》》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