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611
莎士比亞的最后一部戲劇,與以往的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它與早期的作品《仲夏夜之夢》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有精靈(艾力爾和帕克等)和超自然的法力出現(xiàn),但它的主題較為深刻,不僅僅是有關愛情的情節(jié),還涉及背叛和寬容等一些倫理道德準則。故事發(fā)生在米蘭。公爵普洛斯?jié)撔你@研法術,無暇顧及政務,便將王國轉交給弟弟安東尼打理,但安東尼野心勃勃,早就覬覦爵位,執(zhí)政后不久便與那不勒斯王聯(lián)合起來篡奪爵位,然后將普洛斯和年幼的女兒米蘭達棄于大海上,隨后父女兩人漂流至荒島。在這段流放的日子,普洛斯學會并擁有一種法力,能絕對控制人的精神和意志,后來他掌握并控制了兩個精靈艾瑞爾和卡力班,并對他們實施了法力,使得他們?yōu)樽约悍铡F章逅棺畹昧Φ钠腿司褪前馉枺馉柺莻€精靈,雖然他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但他總能把握自己的自由。他之所以全心全意地服侍普洛斯,是為了要報恩。普洛斯恩威并重,以紀律和記憶控制住艾瑞爾。卡力班是人面怪獸,也是巫師的兒子,他代表罪惡,普洛斯有意教化他,卻總是徒勞無功,但還是能使他盡心為自己效力。后來普洛斯盼到最佳時機,當年背叛他的弟弟安東尼和那不勒斯王也流落到這座孤島上來,而安東尼的兒子斐迪南與米蘭達一見鐘情。后來普洛斯掀起一場暴風雨,讓安東尼和那不勒斯王良心發(fā)現(xiàn),為當年犯下的過錯深深地懺悔,普洛斯也寬恕了他們。這場驚天動地的暴風雨,最后成為重生、覺悟和寬恕的序曲,而斐迪南和米蘭達則喜結良緣,一切恢復了和諧和寧靜。這種故事情節(jié)和轉折的結局,都是典型的莎士比亞風格。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人性的深深思考,如安東尼的陰險和狡詐,米蘭達的天真純潔,普洛斯的智慧和寬容等,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生活的追求,希望能遠離塵世,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使心靈處于寬容和平靜中。
上一篇:英國《《暴力下的孩子》》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曼斯菲爾德莊園》》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