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盈,濕潤,悅耳動聽,
她的絳紫的光采使人想起
翠綠葉殼包藏的草木珍珠;
這是一陣三月的呼喚,一種
溫暖空氣里產生的翅翼的魔術。
脆弱,誠懇,微笑嫻靜,
默默地吸引著人,仿佛
鮮艷的嘴唇綻出的笑容。
然而她優雅的姿態決不騙人:
從不應允之后再變心。
向著死亡勝利地行進之時,
她那么纖弱,卻有一會兒的堅持。
時間進入她的花瓣。于是她獲得了那一瞬間。
生命短促的美,只是在記憶中
活著她的魅力,這就是規律。
《云》(1940年)
(王央樂 譯)
【賞析】
塞爾努達篤信詩歌的本質在于表現真相與表相、現實與愿望之間產生的矛盾沖突。他的全部詩集有一條中心主線貫穿其中,這就是表達因追求那無法實現的永存愿望而產生的無限哀怨。他的永存愿望就是詩中出現的孩童的天堂、持續不止的情愛和永恒不朽的大自然。他的詩歌是他本人理想的歡樂生活與痛苦現實之間激烈矛盾的結晶。面對不可能獲得的,他總是深感失望。因此,他的作品流露的基調總擺脫不了哀嘆個人的不幸遭遇、政治理想的破滅、受同性戀折磨、流亡異鄉、孤獨情感等范疇。總之,塞爾努達的詩作緊緊地圍繞著兩個主題——愛情和孤獨而展開。他在西班牙青年詩人中的影響力之大,可以與安東尼奧·馬查多-魯伊斯或米格·埃爾南德斯相媲美。他的老師薩利納斯稱他是繼貝克爾之后塞維利亞的又一位最細膩、優秀的詩人。盡管他作品中的抽象比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他仍被視為20世紀西班牙杰出的抒情詩人之一。
《紫羅蘭》的主題是塞爾努達一貫的主題之一,即永不消散的愛情。詩人借紫羅蘭生命雖然短暫,卻開放得艷麗而優雅,來表達一種對永存的愛情的執著和渴望。紫羅蘭花是那么輕盈,散發著溫潤的光芒,一陣風吹過,它的香氣沁人心脾,如同銀鈴般悅耳動聽的音樂匯入你的心里,它那絳紫色的花朵在翠綠色的枝葉的陪襯下,顯得更加艷麗迷人,宛如一枚翠綠的貝殼中包藏著的一顆明麗的珍珠。紫羅蘭像一陣三月的風帶來的精靈,像春天溫暖的空氣中變出天使翅膀一般的神奇的魔術,給人帶來驚喜和快樂。紫羅蘭像一位嬌美的仙女,她那嬌嫩的花瓣顯得那么脆弱,她那清新、溫潤的光澤又顯得那么真誠,還有她那嫻靜的微笑是那么的吸引人們的目光,就像仙女那鮮艷的嘴角輕輕綻開的笑容,讓人心動。你再看她那優雅的姿態,是那么堅定地表明她的信念,一旦相愛,永不變心。紫羅蘭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她以艷麗的姿態走向生命的盡頭,面對死亡的恐懼,她的臉上始終有著勝利者的微笑,盡管她是那么的纖弱,卻用她的一生去堅持愛情的信念。時間在她的花瓣中停駐不前,她在獲得那一瞬間的同時獲得了一生的燦爛,她的生命雖然很短促,但她的美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活著就要盡情地顯現它的美麗,這就是愛情永恒的魅力,也是愛情不變的規律。
塞爾努達在這首詩歌中盡情展現了他那細膩的詩情,詩人大量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把紫羅蘭的姿態、顏色、光澤和人的聽覺、觸覺、視覺聯系起來,既使紫羅蘭的形象具有了立體的維度,也使詩人精微的情感體驗能夠得到盡可能充分的表述。比如詩歌首句對紫羅蘭的描摹,就集中了視覺、觸覺和聽覺,“輕盈”是寫紫羅蘭給人的視覺感受,“溫潤”是寫紫羅蘭給人的觸覺感受,而“悅耳動聽”明顯是對聽覺感受的表述。此外,這首詩歌的意象輕靈、飄逸,具有一種霧里看花的效果;語言則簡潔、精確,詩人精心選擇的字句使意象高度濃縮,含蘊豐富。在詩歌結構上,這首詩共有三節,前兩節主要是對紫羅蘭的姿態和色澤的描摹,后一節則是詩人情思的進一步深化,在寫景抒情之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理念和哲學思考。
(杜繡琳)
上一篇:《紫杜鵑 [美國]愛默生》讀后感
下一篇:《紅色手推車 [美國]威廉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