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78—1684
【介紹】:
約翰·班揚的代表作,諷喻小說。這部夢境預言小說是作者在獄中寫成的。小說描寫一個清教徒發現自己的罪孽,歷經艱辛,追求永生,最終進入天堂的整個歷程。作者在夢中見到一個背負著罪惡重擔的基督徒在離家遠行。原來這位基督徒從《圣經》中獲悉,他和他的家庭所生活的這座城市不久將要被天火焚燒。在一位福音傳教士的指點下,基督徒竭力勸說他的妻子兒女和他一起逃離這座“毀滅之城”,但沒有人相信他的話。結果,他只好不顧家人和鄰居的嘲笑阻攔,只身踏上旅途,向天堂進發。旅途充滿了艱辛和危險。基督徒越過失望的沼澤,經受住了種種誘惑的考驗,又在教士的指點下,來到了解釋者之家。當他走到十字架前時,背上的重負突然不翼而飛了。此外,他還獲得兩件贈物:一身新衣和一本叩開天國之門的書。隨后,基督徒又繼續踏上旅途,堅定不移地向自己的目的地進軍,先后通過了美麗館、屈辱谷、死谷、尤其是令人意亂情迷的充滿著欲望和銅臭的名利場。基督徒在接受了種種考驗,克服了種種魔障后,最終渡過死河,順利地進入了天國。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名利鎮”中心的“名利場”的真實面目:“在這個名利場,出售一切貨物:房屋、土地、買賣、榮譽、升遷、頭銜、國家、色欲……這里還可以不花錢就看得到盜竊、奸淫、偽誓,而這一切都帶著血色。”借此抨擊了當時官場的淫亂和普遍的貪污現象。班揚把鎮上的官員稱為“淫樂卿”、“奢侈卿”、“虛榮卿”、“好色卿”和“貪婪爵士”,強烈譴責了王政復辟時期貴族的淫靡風氣,表達了大眾的不滿情緒。在《天路歷程》這部小說中,班揚實際上是通過夢境寓言的形式描繪出對王政復辟時期風尚的一幅諷刺畫。蕭伯納他所寫的《人與超人》一書的序言中曾經對班揚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作為劇作家而言,班揚要好過莎士比亞。”這種評價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但用于《天路歷程》也許并不過分,因為它寓言式的內容中所蘊含的深刻內容和想象是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上一篇:英國《《天真之歌》》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失樂園》》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