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洋溢著生機和幸福,
輕風以溫柔的波浪
向麥田里吹送了
一陣陣甜蜜與芳香。
然而現在,仿佛害怕似的,
陰影沿著金色的麥田奔跑,
旋風飛馳,轉瞬之間,
迎著陽光的照耀,
半空中出現一扇扇大門,
上方還有銀色的屋檐,
在那兒,透過灰色的帷幔,
探出了黑暗,也探出了光線。
突然,似乎有人從田野上
拉下了一條錦緞的臺布,
黑暗跟在臺布后面窮追不舍,
越發兇猛,越發迅速。
圓柱早已變得模糊不清,
銀色的屋檐也已消失不見,
傳來一陣陣轟轟的喧囂,
大雨傾盆,夾雜著閃電……
哪兒是太陽和藍空的王國?
哪兒是田野的光彩、溪谷的寧靜?
然而,風暴的喧嘩也妙不可言,
冰雹的舞蹈也優美迷人!
要想捕捉冰雹——所需的正是
被孩童們辱罵的大膽魯莽!
冰雹恰似一群喧鬧的小孩
在臺階上又蹦又跳、尖聲叫嚷!
(吳笛譯)
【賞析】
風景詩在邁科夫的創作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它表現了作者畫家的天才。詩人以抒情的筆調描繪出一幅幅淡雅、細膩、自然的水彩畫: 遼闊的草原,潺潺的溪流,婉轉的鳥啼,沾滿露水的草叢……無一不體現著自然界的無限生機,令讀者在情景交融的畫面前感到一種回歸自然的親切感。
《風暴》是邁科夫風景詩中的典型作品。這首詩以生動細膩的筆法,描述了廣袤的田野上,一場大風暴快速降臨的過程: 風暴來臨前,麥田里洋溢著生機和幸福;突然,烏云在旋風的追趕下,快速地移動,在麥田上形成一塊塊的陰影;接著,烏云已經基本籠罩了天空,太陽只能透過烏云的縫隙透出一道光線;陽光和烏云的斗爭正在膠著,而顯然,黑暗的勢力越來越強,最終,薄云上的亮光不見了,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詩歌的最后兩節,是作者對這場暴風雨的主觀評述: 他之前還在欣賞著陽光和田野,轉眼就贊美起了風暴和冰雹的優美與活潑。
詩歌節奏起伏,充滿速度感和運動感。第一節風暴來臨前,輕風溫柔地吹送,是安逸舒緩的狀態。第二節,旋風飛馳,陰影在田野間奔跑。第三節節奏又緩下來,半空中出現光線。但突然節奏一變,雨迅速而兇猛地落下了。最后兩節,敘事的筆尖一頓,作者以兩句反問轉瞬進入了對暴風雨的抒情,帶領讀者也以愉快的心情欣賞起這場暴風雨。
全詩語言極具形式感,視覺形象非常鮮明。如“輕風以溫柔的波浪,向麥田吹送了/一陣陣甜蜜與芳香”,巧妙地將輕風與麥浪結合,賦予無形的“輕風”以具體的形態——“溫柔的波浪”。又如“仿佛害怕似的”,這樣一種擬人化的表達,使后面烏云的快速移動情感化,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正是這樣一些使自然事物情感化、形象化的語言,使整首詩呈現出動態的畫面美。
在邁科夫的這首《風暴》中,陽光、烏云或者風暴本身,并沒有刻意對應某種深層的象征。對作者而言,陽光照耀的麥田和風暴喧嘩的天空,都是他所欣賞的自然景觀。詩歌沒有直白的情感表述,卻在字里行間蘊藏著對自然的由衷喜愛和對大自然勃勃生機的贊嘆。正是詩人對詩歌之美追求的含蓄、節制,使得他的作品避免了一般的浪漫主義的濫情和印象主義的晦澀與神秘,在明晰的畫面中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趙建飛)
上一篇:《風中的葉片 [科特迪瓦]達迪耶》讀后感
下一篇:《風箏之思 [日本]大岡信》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