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心靈年輕的人們歌唱,
他們為弟兄分憂,像關心自己一般。
我的繆斯是牢房里的陰暗,
鎖鏈和繩索便是我的琴弦。
你們所關心的是嚴肅的藝術,
你們是愛情和幸福的歌手!
我卻歌唱一代人的偉大的痛苦,
盡管這代人為上帝所詛咒。
(吳笛譯)
【賞析】
彼得·菲利波維奇·雅庫博維奇是一名很有才華的革命民粹派詩人,他的詩歌繼承了涅克拉索夫的傳統,表達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對仁愛的向往以及對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反映重大的社會生活問題。雅庫博維奇的詩歌風格簡潔明晰,不假雕琢,基本主題是抒寫正義的憤怒和復仇。他的詩歌在19世紀末期的公民詩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雅庫博維奇因為革命活動而經歷了長年的牢獄生涯,但他不屈不撓,始終如一,這樣的精神就表現在《我為心靈年輕的人們歌唱》這首短詩中。
此詩雖然短,卻分幾個層次表達了較復雜的主題。第一、二句,寫詩人雖陷于牢獄,仍能感受到那些“心靈年輕的人們”的關心,或者,他覺得這些人們不是只顧自己、不能為他人分憂的人,他們依然是善良的,因此即使作者深陷牢獄還是愿意為他們歌唱。第三、四句,詩人敘述自己的處境與狀態及其與詩歌創作的關系,它們決定了他的詩歌的聲音,因為他的琴弦只是“鎖鏈和繩索”,連年的牢獄生涯無疑將烙印在他的詩歌創作中。第五、六句,詩人轉換人稱代詞,直接以“你們”指代“心靈年輕的人們”,與他們進行更直接的對話。這些人關心的是藝術,是生活中明亮的、仿佛是更接近詩的東西。第七、八句,詩人以自己的歌唱抉擇作為對比,作出自己的藝術表白,那就是要“歌唱一代人偉大的痛苦”。在雅庫博維奇看來,愛情和幸福雖然也是值得書寫的,但更值得書寫的是偉大的痛苦——并非個人的痛苦,而是一代人的痛苦。
我們看到詩歌的第五、六句所指,是詩人所不認同的創作狀態,但是,詩人沒有簡單粗暴地批評或指責那些只關心藝術者,詩人只是強調了自己的藝術抉擇。詩人并非不知藝術的真諦所在(這一點從雅庫博維奇創作生涯的早慧可以推斷,他18歲就出版了個人詩集),但他看到了“我的繆斯是牢房里的陰暗”,于是作出選擇,因為這與自己的生存處境——他們身處一個“為上帝所詛咒”的時代——也與一代人的斗爭動機和目標關聯在一起。所以,他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舍棄了對詩歌藝術的精雕細琢,而選擇戰斗號角般的公民詩,以更加直白和有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世界觀、藝術觀。盡管如此,詩人的內心還是隱含了一絲孤獨。無論是“他們”還是“你們”,都是群體,而“我”則只是一個人。
(趙建飛)
上一篇:《我不敢 [波蘭]魯熱維奇》讀后感
下一篇:《我為美而死 [美國]狄金森》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