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屋中,在火屋中,
在清點年歲的暗夜里,
在清算歲月的暗夜里,
但愿還我我的本名!
當東方天階上的神圣
賜我靜坐在他身旁,
當諸神一一自報大名,
愿我也記起我的本名!
(飛白譯)
【賞析】
詩的歷史與人類的文明史一樣悠久,世界最古老的詩大約在五千多年前出現在尼羅河文化的土壤上。古埃及詩歌中,最早的是歌謠,但保存下來的為數極少;保存下來的古埃及詩歌重要文獻是《亡靈書》,其最早的金字塔銘文產生于公元前約24世紀,而全書編成于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6世紀)。
《亡靈書》是一部古老而宏大的詩歌總集,共有27篇,包括歌謠、禱文、咒語和頌歌,其稿本用彩墨抄錄在紙草卷上。在帝王的金字塔中和富貴人家墓中,都發現了《亡靈書》的抄本。其原文是象形文字,本來早已失傳,無法解讀,19世紀歐洲人發現古埃及象形文字與希臘字母拼寫的科普特文對照的碑文,才終于破譯了這部神秘的書。
什么叫《亡靈書》呢?原來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后靈魂不滅,他們把亡靈叫做“庫”,“庫”從瀑布中進入下界“圖阿特”,即太陽西沉后夜間經行之處,然后要遍歷下界十二國,遭到種種劫難,并受到神的嚴格審問。如能通過這重重難關,便能最終復歸上界,重見天日,回到遺體之中而得到再生。為此,古埃及人對保存尸體特別重視。古埃及金字塔中不是有木乃伊嗎?木乃伊就是根據這種信念,對尸體作防腐處理而制成的。不僅如此,還需要給亡靈準備一卷教科書,或旅行指南,這就是《亡靈書》——亡靈必讀之書。書中記載著諸神的資料、對諸神的頌歌、對鬼神在不同場合下的應答、護身咒語等等,這都是亡靈的應用知識。當然,生前不平等的人做了亡靈也不會平等。窮人無力置備整部《亡靈書》,只得抄錄書中的一些重點段落,就像為了應付考試抄幾個重點問題一樣。
《牢記本身,勿昧前因》是《亡靈書》的一個片斷,該詩向亡靈提出了一個再生的前提: 不要失去了自我!這說明,古人已經具有朦朧的主體意識,感覺到了人的存在、靈魂的存在歸根結底是自我意識的存在。但是古代人尚不能做哲學的抽象思考,他們只能把這種自我意識寄托在具體的“本名”上: 本名代表自我,記得本名就表明沒有失去自我;否則,一旦昧了前因,忘了本名,那么我不復為我,還有什么再生的前提呢?
這是一段要求亡靈熟讀的咒語,或“考試指南”,雖然就其性質而言屬于巫術詩一類,但其中煥發出人的自我意識的美,以及在接受諸神審問時人用自我意識與之抗衡的力量。
后世興起的抒情詩枝繁葉茂,然而都離不開人的主體性之根。《牢記本身,勿昧前因》莫不是人類最早的一曲自我意識的贊歌么?
(飛白)
上一篇:《愛神飛過我身邊·阿那克里翁》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牧歌(之1)·維吉爾》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