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理那些神圣的訓喻,
別理那些虔敬的假說——
設法把這些該死的問題
為我們解決個干脆灑脫。
為什么正義血淋淋困頓
跋涉在十字架的重壓下,
而邪惡反倒成為勝利者
騎上高頭大馬叱咤?
究竟錯在哪里?是不是
我們的主并非真正全能?
或者他本人就在瞎胡鬧?
果然的話,唉,那真難為情。
我們要不斷地這樣問,
直到人們用一手泥巴
把我們的臭嘴堵住——
可這也算是個回答?
(綠原譯)
【賞析】
正如評論家們所說的那樣,海涅就像一顆光彩絢麗熠熠生輝的鉆石,具有不同的側面,每個側面都能展現出他不同凡響的才能。在這首《別理那些神圣的訓喻》一詩中,海涅揭露了宗教的虛偽,批判了令人窒息的德國社會現狀,從中我們能體會到憤怒、冷嘲、諷刺、戲謔等與傳統詩歌截然不同的現代情緒。
作為一名始終關注著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的文化戰士,海涅以詩人敏銳的觸角、深邃的思想,把他的矛頭犀利地指向封建勢力。《別理那些神圣的訓喻》從批判現實主義的角度,針砭時事,對禁錮人們思想的宗教神權進行有力的鞭撻。
在第一詩節,詩人對現世社會中人們所尊崇的宗教神權表示出輕蔑的態度,接連兩個“別理那些……”加重了語氣,并通過對立性的詞語“虔敬的假說”,一語道破“神圣的訓喻”的欺騙性和偽善性。接著,詩人對社會現狀進行無情的揭露。宗教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正義困頓受壓,邪惡卻趾高氣揚,正邪完全倒了個個。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難道是上帝在“瞎胡鬧”?在第三詩節,海涅抑制不住地用冷嘲和機智向“神圣同盟”的現行秩序挑戰。在詩中,海涅像一個目光如炬、所向披靡的政論家;他同時也預測到如此大膽自由的言論會遭到封建統治者的鎮壓,因此,在最后一節,一聲鏗鏘的反問,直指封建勢力的罪惡本質。
海涅用精美的德語和睿智的詩句表現了人類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在這首詩里,詩人感覺敏銳、鋒利,語言大膽、活潑,既有直率的表態,又有鏗鏘的質問;既有尖銳的嘲諷,又有有力的抨擊。海涅在詩中所運用的嘲諷手法,滲透著革命的戰斗精神,體現了一種強勁超拔的精神向度。
(楊海英)
上一篇:《別小看十四行詩 [英國]華茲華斯》讀后感
下一篇:《別讓水面起漣漪 [泰國]蓬拍汶》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