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在搔著
腦袋。
突然感到一陣惡心,
它側著躺倒。
(疲倦地)哆嗦了一下。
它抖了一陣,
最后一動不動,
弄不清出了什么問題:
不得要領,不得要領!
頓時間天昏地暗,
在它的頭腦里,那可憐的頭腦里,
一個模糊的黑影迅速擴散。
(需要耐心一點?)
不得要領,不得要領……
好像船在顛簸,船正在下沉,
跌進黑咕隆咚的深井。
它一陣惡心,又一陣惡心……
腳下打滑,站立不穩。
(怎么了?怎么了?)
突然間,
它平臥在那里,
仰腳朝天,一動不動。
這可是
行將壽終,
一命歸陰?
誰說的?沒那么嚴重。
它發急,它氣惱,
它滾到地上,
打轉,
狂叫,
嗚咽,掙扎,旋轉,奔突,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地哭號!
……悄然不動: 這就是死亡?
它搖晃了幾下,
呻吟了幾聲,
繼續拼爭:
不愿舍生
(舍生……
舍生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它重又站起身來,
而且還
反復思索,反復思索,
卻找不到——啊,上帝——你那解救的計謀。
死亡的命運
終難逃脫。
一片漆黑,徹骨嚴寒,
我的天哪,我的天。
它終于落到了
一個永無
盡頭的
結局。
啊,生命之神:
今天可是五月二十日,
庭院里正花紅葉綠!
(石靈 譯)
【賞析】
本詩是阿隆索借一個中毒的蒼蠅臨死之前的掙扎和絕望來表達詩人心中的苦悶和無助的危機感。一只蒼蠅莫名其妙地中毒了,一種眩暈的感覺襲擊了它的頭腦,一陣惡心襲上心頭,它慢慢地側倒了下去,疲倦地哆嗦了幾下。它試圖恢復生機,可是卻再也沒有力氣動彈了。它根本摸不著頭腦,弄不清自己究竟怎么了?死亡的陰影越來越濃了,一想到自己將要死了,蒼蠅的頭腦中一片天昏地暗,心中有個微弱的聲音鼓勵自己:“不會的,要耐心一點。”可是它怎么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要死了呢?胃里翻江倒海,像是風暴中即將傾覆的船經過不停地顛簸之后,突然開始下沉,蒼蠅感覺自己掉進了黑咕隆咚的深井里,一陣緊似一陣的惡心讓它感覺虛脫,手腳綿軟無力,心底里還是有個聲音在不停地問: 怎么啦?怎么啦?到底怎么啦?終于它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無法動彈,它想: 難道真的要死了嗎?不,不可能!誰說的,它的生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想到這里它又急又惱地在地上打滾、嗚咽、掙扎、旋轉、奔突,發出凄厲的嗡嗡聲,可是它的身體已經不能動了,它還在懷疑: 難道這就是死亡嗎?它繼續掙扎著,發出最后的呼喊,它是多么不愿意放棄生命啊,對它來說生命本來就很短暫,但讓自己就這么放棄生命是多么艱難呀!它拼盡最后的力氣終于站了起來,它在絞盡腦汁地尋求解救自己的辦法,可是卻怎么也找不到,上帝也幫不了它,死亡的命運已經到來了。它的心開始掉入冰冷的黑洞,徹骨的嚴寒漸漸彌漫它的全身,天哪,上帝呀,它終于到達了看不到盡頭的死亡之地。啊,生命之神啊,今天可不是死亡的日子呀,而是明媚的五月二十日,是個花紅葉綠充滿生機的好日子呀!
這首詩的象征意義是非常明顯的,意象生動而簡單,語言直白而連貫,描寫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垂死的蒼蠅內心掙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是讀者一眼就能感覺到“蒼蠅”的意象只是工具,這些心理活動和感覺都是詩人或者說人類自身的體驗。但這種借它物以抒己情的手法,使得詩歌與詩人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也使讀者在欣賞的時候能給理性一個適當的空間。畢竟詩人想要表達的不僅僅只是一種臨死的掙扎和求生的愿望,他還想表達更深層的意蘊,那就是如何解決生與死之間的矛盾,如何正確理解生與死之間的關系。這是詩人思考的問題,也是詩人留給讀者的問題。
阿隆索在歷史上留下巨大影響的詩作是戰后創作的兩部詩集《憤怒之子》和《黑暗的消息》。它們是西班牙內戰給人們帶來巨大創傷的產物,詩人在詩中表現出怒不可遏的不滿心情。阿隆索一直在尋求可愛的上帝的幫助,并對其滿懷著無限希望,但詩歌中的上帝對其子民卻極其殘忍,這使詩歌充滿了絕望和悲傷的感情。另外,他感到新古典主義的“純詩歌”作品過于表面化,已經無法適應內心痛苦表白的需要,因而轉向從人類現實問題中尋找創作主題,從而使作品更加自然,也更為復雜。正如阿隆索在《憤怒之子》序言中所說的那樣:“我尋找一種能夠煽動人們心靈,啟發人們智慧的表達方式,而不是追求迎合高雅的少數人的最后感覺。”這首《中毒的蒼蠅或解救的計謀》應該說是這種創作實踐的產物。
(杜繡琳)
上一篇:《個人的詩泉(為米凱爾·朗萊而作) [愛爾蘭]希尼》讀后感
下一篇:《為了你呀,民主! [美國]惠特曼》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