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啊,你用悲哀的步伐把青天攀登,
你寂靜無聲,面龐是多么蒼白!
莫非是,那忙碌的帶弓箭者
在天上也把他的利箭玩弄?
相思瞞不過久已熟悉相思的眼睛:
我敢斷定,你也嘗到了愛的磨折,
對同病的我,你憔悴的秀色
已透露一切,說明了你的處境。
月啊,告訴我,出于同病相憐;
堅貞的愛,在上界是否被看作不智?
那兒的美人是否與這兒一樣傲慢?
她們是否喜歡受到追求,而同時,
卻又瞧不起真正的有情者?
在上界,是否把負心稱為美德?
(飛白譯)
【賞析】
盡管菲力普·錫德尼不是專職的詩人和學者,但他的十四行詩和詩學著作在英國文學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位愛爾蘭總督的兒子10歲時入希魯茲伯里學校,后在牛津大學肄業。曾去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旅行。回國后,在伊麗莎白的宮廷里任朝臣,偶爾出國執行外交談判任務。1580年,有個清教徒作家寫了一本題為《騙人學校》的小冊子,攻擊詩人、演員和劇作家欺騙群眾,敗壞道德。錫德尼寫了《為詩一辯》予以駁斥,指出一切藝術都是一種創造性的模仿。詩人生動地模仿,表現善與惡,其目的在于既教導群眾,又娛樂群眾。《為詩一辯》在西方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錫德尼還寫過十四行詩和抒情詩。1591年他將自己寫的108首愛情十四行詩編成集子出版,總題為《愛星者與星》。這是伊麗莎白時代英國最早的一部十四行組詩,可以說錫德尼開了英國十四行組詩的先河。此后斯賓塞的88首十四行組詩《愛情小詩》以及莎士比亞的154首十四行組詩,都是在錫德尼的影響下寫成的。錫德尼的愛情十四行詩繼承了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的傳統,又作了重要的革新,即不用傳統的詩歌語言,而代之以真誠純樸的語言,他用口語對話體來表達愛情,往往有一種清新有力的戲劇效果。上面這首十四行詩《月啊,你用悲哀的步伐把青天攀登》,基本上體現了錫德尼的風格。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月亮是詩人們喜歡運用的一個自然物象。月亮以她特有的蒼白而凄清的美,成為情人們寄托思念的對象。但是一般來說,在中國古典詩人筆下,月亮只是人間戲劇的觀眾,她高懸中天,自身并不參與人間的感情糾葛。而在錫德尼筆下,這位觀眾被請上了舞臺,扮演了一個失戀者的角色。她具有的一切自然特征,都被打上了情感的印記。月亮無聲的運轉,變成了失戀人的“悲哀的步伐”,她那蒼白的反光,成為失戀人因痛苦而“憔悴的秀色”。于是,詩人與月亮、人與自然、情感與物象就有了進行對話和交流的基礎。而失戀的痛苦就在這雙向的情感交流中得到宣泄和升華。
(張德明)
上一篇:《最高貴的品德·赫爾德》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寫在沙灘上·斯賓塞》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