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比喻垂老之年。
出處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數端,謂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比喻垂老之年。
舉例 唐·王勃《滕王閣序》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節選)
上一篇:《柳營》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
下一篇:《梅花》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柳營》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
下一篇:《梅花》的詩詞典故、含義、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