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
漢庭榮巧宦,云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白首為誰雄。
【作者簡介】
陳子昂(659~700年),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財好施,慷慨行俠。成年后始發憤攻讀,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官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時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采納,并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垂拱二年(686年),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圣歷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今天射洪縣城古城墻名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稱實為紀念陳子昂。
【注釋】
(1)喬侍御:生平不詳,當為作者之朋友。侍御:官名。
(2)漢庭榮巧宦:漢庭,代指朝廷;榮巧宦:以投機鉆營獲取官位為榮。
(3)云閣:即云臺和麒麟閣,是漢代表彰功臣名將的地方。薄:輕看。
(4)驄馬使:指東漢時的桓典,任仕御史,為官正直,出外常騎驄馬(青白色的馬),所以人們稱他為驄馬使。此處代指喬侍御。
【詩詞譯文】
當朝的官場以投機取巧獲得官職為榮耀,表彰功臣之處輕視在邊疆建立功勛的人。可憐你這有能力有政績的喬御史,勤奮到老又是為誰在做出貢獻呢?
上一篇:千家詩《題玄武禪師屋壁》譯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珪《七律·上元應制》千家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