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韋應物·滁州西澗》詩詞賞析
韋應物〔二〕
獨憐幽草澗邊生〔三〕,上有黃鸝深樹鳴〔四〕。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一〕滁州:地名,今安徽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馬河。
〔二〕韋應物(737—792或793):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出身關中望族,自天寶十載(751)至天寶末,以三衛(wèi)郎為玄宗近侍,常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安史亂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建中二年(781)擢比部員外郎,在長安與暢當、劉太真、李儋、吉中孚等相交游。次年出為滁州刺史。貞元元年(785),為江州刺史。貞元四年,入朝為左司郎中。次年出為蘇州刺史,與顧況、秦系、孟郊、丘丹、皎然等均有唱酬往來。貞元七年退職,寄居蘇州永定寺。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有《韋蘇州集》、《韋江州集》,《全唐詩》存詩十卷。
〔三〕幽草:生長在暗處的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四〕深樹:樹叢深處。樹,一作“處”。
【點評】詩作于唐德宗建中、興元年間(782—785)。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韋應物出為滁州刺史,興元元年(784)冬罷滁州刺史,寓居滁州西澗,貞元元年(785)春夏閑居滁州,秋改官為江州刺史。詩描寫滁州西澗的幽草、黃鸝、春雨、春潮、野渡等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有聲有色,有動態(tài),有靜景,幽靜而富有生趣,寫出了詩人素愛幽靜的審美情趣,流露出恬淡的心境和憂傷的情懷。也有人認為詩抒發(fā)了對宦海浮沉的厭倦以及歸隱的心情。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謝枋得·花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