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杜牧·清明》詩詞賞析
杜牧〔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二〕。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唐朝著名詩人。太和二年(828)擢進士第,復舉賢良方正。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大中五年(851),拜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杜牧剛直有奇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其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老杜”為杜甫)。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其詩八卷。
〔二〕斷魂:銷魂,愁苦傷心到極點。
【點評】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以及欣喜與興奮。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而詩歌中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于是想在附近找個酒家,歇歇腳,避避雨,飲點酒,解解寒,同時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這時遇到一個牧童,得知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林里,有一處酒家。其內心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王禹偁·清明》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杜甫·絕句》詩詞賞析